雄黄《神农本草经》

雄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As2S2

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一)毒性成分

雄黄辅助调节免疫功能的有效物质是As2 S2,毒性成分是As2 O3,除去可溶性砷盐(指As2 O3)可以降低其毒性而保留其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砷主要以As3+和As5+存在于自然界,常见的有毒无机砷化物为砷酸钠(Na3 AsO4)和亚砷酸钠(NaAsO2)。

图26-1 As2 O3

(CAS NO.:1327-53-3)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轻中度中毒出现口干咽燥、流涎、剧烈呕吐、头晕、头痛、腹泻;重度则多部位出血、惊厥、意识丧失、发绀、呼吸困难,呈休克状态。

急性毒性:小鼠ig雄黄煎剂的LD 50为3.207 g/kg,中毒表现为给药后立即死亡且肝肺充血。小鼠ig As2 O3的LD 50为33~39 mg/kg。小鼠ig雄黄的纳米制剂不同剂量(62.05 mg/kg、78.13 mg/kg),对肝脏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可引起肝脏颗粒变性、肝细胞坏死及中毒性肝硬化,且肝脏的病变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LD 50为309.72 mg/kg。

慢性毒性:长期大量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可引起过敏反应和慢性砷中毒,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重症药疹、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肝损害、致突变性和成瘾等。

2.毒理机制 雄黄中的砷与组织细胞内酶系的巯基结合,可抑制酶活性,引起细胞代谢障碍,导致中枢、心血管和胃肠等系统毒性。

(三)毒代动力学

砷酸盐在体内被还原为亚砷酸盐,经甲基化耦联生成甲基化代谢物,随尿液排出。As2 O3在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脾。雌兔每日阴道给药1次,每次0.2 g,连续7 d后,As2 O3在肝的蓄积量为0.632 mg/g。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阴亏血虚者及孕妇忌服。

2.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不宜与亚铁盐、亚硫酸盐同服。不宜与链霉素、新霉素合用。

3.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0.05~0.1 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内服宜慎。不可久用。随加热温度的升高,雄黄中As2 O3的含量急剧增加,故不宜火煅。

炮制减毒:“水飞法”可显著降低As2 O3含量,经水飞法炮制后的雄黄毒性较低。

配伍减毒:含雄黄复方中其他单味药可抑制雄黄中可溶性砷溶出,从而降低砷的毒性,如安宫牛黄散中其他单味药如黄芩、黄连、珍珠、栀子、郁金和牛黄均可使雄黄可溶性砷溶出减少。

基原鉴别:与雄黄相似的矿物药有雌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雌黄族雌黄,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As2 S3)。雌黄与雄黄性状相似,雌黄黄色,雄黄红色或橙红色;雌黄功同雄黄,其中毒原因、症状和解救方法参照雄黄。

4.毒性中药管理 雄黄及其类似品雌黄均被列入“毒性药品管理品种”范围。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砷中毒以慢性中毒者多见,可选用解毒剂巯基丁二钠、二巯丙醇或巯代硫酸钠,以促使砷排泄,防治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