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痈肿瘰疬,咽喉肿痛。
(一)毒性成分
麝香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毒性成分是麝香酮,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超量或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严重者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内脏广泛出血而死亡。
图22-1 麝香酮
(CAS NO.:541-91-3)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口服麝香后15 min即可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烂、牙齿松动、牙龈出血、鼻出血、心跳呼吸加快、消化道出血、尿血,甚至四肢厥冷、颜面发青、呼吸不规则、瞳孔散大、尿闭、抽搐,以致昏迷。小鼠ig麝香水剂的LD 50为333.1 mg/kg,iv麝香水提取物的LD 50为848 mg/kg。小鼠iv麝香酮的LD 50为152~172 mg/kg,ig的LD 50为270~290 mg/kg,较大剂量麝香酮可使小鼠四肢倒伏、震颤、闭目、呼吸抑制而死亡。麝香、麝香酮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分别为1.29 mg/mL、7 mg/m L;麝香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半数无毒剂量为8.7 mg/m L,提示对于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麝香毒性高于麝香酮。
慢性毒性:大鼠ig麝香60 mg/kg,家兔ig麝香62 mg/kg,1次/d,连续15 d,其体重、血液、肝、肾均未见异常改变。大鼠腹腔注射麝香水提物55.56 mg生药/kg,连续20 d,可见其肝、脾增大,边缘厚钝,但病理组织切片未见异常。犬im人工麝香酮注射液400~800 mg/kg,1次/d,连续14 d,结果所有动物食欲增强,行动自如,肝、肾功能和血象均未出现异常。
特殊毒性:研究表明,当人工麝香剂量为1 800 mg/kg、700 mg/kg和350 mg/kg时,KM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分别为2.8‰、1.3‰和1.0‰;麝香对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的致突变和回复突变作用均为阴性;当人工麝香浓度为360 mg/kg、180 mg/kg和90 mg/kg时,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0%、0.8%和1.2%,提示人工麝香没有致突变作用。麝香对动物离体子宫和在体子宫呈明显的兴奋作用,对妊娠的又较非妊娠的敏感,对非妊娠的作用发生较慢但较持久,是妊娠禁用药。
复方制剂毒性:麝香风湿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给药的MTD为12 g生药/kg;大鼠连续8周ig 2.0 g生药/kg和4 g生药/kg的药液,未见动物死亡,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各项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病变,提示该胶囊临床用药安全性大。五味麝香丸的长期毒性研究表明,大鼠ig 0.030 g/kg、0.075 g/kg、0.225 g/kg,1次/d,连续21 d,各项指标均正常。
2.毒理机制
神经系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机制与麝香酮促进Ca2+内流,使细胞内Ca2+超载,加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心血管系统:缺氧缺糖状态下,麝香能诱导心肌细胞释放LDH、SDH、酸性磷酸酶,并加速受损细胞死亡,从而导致心肌损伤。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麝香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小鼠单次iv 3 H-麝香酮,其分布的t 1/2为1.4 min;小鼠单次ig,其分布的t 1/2为12.6 min。说明其吸收迅速,进入体内很快分布到有关器官和组织。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虚脱者禁用。本品内服外用均有流产的风险,故孕妇禁用。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0.03~0.1 g,多入丸、散用。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洗胃,注射维生素C,降低颅内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对情况较严重者,可给予纳洛酮0.1 mg,每6 h静注,间断两次输入新鲜血浆。其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