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的毒性增强实例
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中西药临床实践应用,机制清楚的临床常见中西药合用毒性增强实例主要涉及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抗感染性疾病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依替米星)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可引起神经肌肉麻痹,严重可致呼吸停止。现代研究分析,厚朴主要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具有中枢抑制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中药厚朴合用。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可加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抑制呼吸的毒性反应。
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等,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物在碱性条件下排泄减少,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药效作用增强20~80倍,同时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使耳毒性增加,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故长时间合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含强心苷的中药如夹竹桃、万年青、福寿草等与羧苄西林、两性霉素B联用时可引起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可增加心肌对含强心苷类中药的敏感性,诱发中毒反应。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之一为可能导致肝毒性。五倍子、诃子、石榴皮、地榆、酸枣树皮等中药含水解型鞣质,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并可能导致死亡;虎杖、桤木、四季青、黄药子等中药含缩合型鞣质,可损害肝脏,与四环素合用,毒性作用增加。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能与含水解型鞣质的中药联合使用,因为含水解型鞣质的中药不仅可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络合形成沉淀,影响抗生素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还可能加重其肝毒性,诱发药源性肝病。雷公藤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氯霉素不宜与中药雷公藤及其制剂雷公藤多苷片联用。氯霉素与雷公藤联用,则毒性增加,易引起WBC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山楂、五味子、乌梅、蒲公英、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女贞子及其制剂乌梅丸、山楂冲剂、川芎茶调散等可使磺胺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性降低,能对抗碳酸氢钠的碱化作用,磺胺类药在碱性尿液时溶解度大,排出速率快,相反尿液酸化后,则易使磺胺药的溶解度降低,增加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肾毒性,导致尿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
柴胡注射液与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庆大霉素合用,可增加过敏性休克反应发生概率。含川乌、草乌、附子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盐酸小檗碱等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其对听神经的毒性。
(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
士的宁为植物马钱子或云南马钱子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对脊髓有选择性兴奋作用,治疗剂量能使脊髓反射的应激性提高,骨骼肌的紧张度增加,中毒时可使全身骨骼肌同时痉挛,产生惊厥。士的宁与含马钱子的中成药制剂(舒筋活络丸、舒筋活血丸、疏风定痛丸、山药丸、马钱子酊及骨刺丸等)合用,体内士的宁总量会大于治疗剂量,甚至接近或达到中毒剂量,而使全身肌肉同时痉挛,发生强直性惊厥等中毒反应。
苯巴比妥不宜与含氰苷的中药(苦杏仁、桃仁、白果仁、枇杷仁等)及其制剂合用。以苦杏仁为例,苦杏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等。苦杏仁苷经消化酶或苦杏仁酶的分解产生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达到镇咳平喘的效果。与苯巴比妥合用,则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增强,甚至引起呼吸衰竭。
苯巴比妥和水合氯醛等不宜与中药药酒(舒筋活络酒、国公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合用。因药酒含的乙醇为肝药酶诱导剂,能使CYPs活性增强,苯巴比妥代谢加快,t 1/2缩短,药效降低。此外,乙醇具有抑制中枢、扩张血管等作用,能使苯巴比妥中枢抑制作用增强,而引起昏睡等副作用。水合氯醛与乙醇并用,两者在生物转化中竞争同一酶系。前者被乙醇脱氢酶迅速转化为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三氯乙醇;亦被乙醛脱氢酶转化成无催眠作用的三氯乙酸。乙醇则被乙醇脱氢酶转化成乙醛。乙醛又被乙醛脱氢酶降解代谢成乙酸盐。两者并用后,因三氯乙醇能竞争性抑制乙醇脱氢酶,使乙醇氧化速率降低,其血浓度升高,作用延长。乙醇又能促进三氯乙醇的形成,并抑制它与葡萄糖苷酸的结合,则血浆三氯乙醇浓度升高。由于乙醇、水合氯醛及其代谢活性产物三氯乙醇均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故两者合用对中枢抑制有协同作用,但少数人可发生广泛性血管扩张反应,如心动过速、颜面潮红、头疼和低血压。
牛黄有镇静、解热等作用。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对中枢抑制药有协同作用。故苯巴比妥、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等与牛黄合用,其中枢抑制作用增强,但也可能导致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如:昏睡、呼吸中枢抑制、低血压等。
大活络丹、九分散、半夏露冲剂等含麻黄的中成药,若同痢特灵、优降宁,闷可乐、苯乙肼、异烟肼等MAO抑制剂西药合用,因MAO抑制剂口服后可抑制MAO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DA、5-HT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酶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麻黄中的麻黄碱可促使被贮存于神经末梢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等大量释放,双重作用使肾上腺素、DA等大量蓄积而引起头疼、恶心、腹痛、腹凉、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高血压危象或脑出血。
槟榔碱是一种胆碱能型的生物碱。槟榔和三氟噻嗪合用出现肢体僵硬、运动迟缓、下颌震颤。槟榔和氟奋乃静合用出现肢体震颤、僵硬。槟榔和强的松合用出现哮喘、肢体震颤、僵硬。
(三)抗肿瘤药物
现阶段对抗肿瘤药物的中西药合用的研究报道主要在减弱毒性作用方面,特别是减弱西药化疗药物的毒性。由于很多西药抗肿瘤药物具有毒性,因此,即使中药引起抗肿瘤西药毒性增强的文献报道少,但还是应当足够重视。例如甲氨蝶呤不宜与中药药酒(舒筋活络酒、国公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合用。甲氨蝶呤其主要作用为与叶酸还原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而使该类酶被抑制,导致叶酸不能被还原成二氢叶酸和进一步还原成四氢叶酸,DNA和RNA的合成受到影响,从而使肿瘤细胞不能增殖。但该药对正常的组织也有损害,用药量较大时可致肝毒性。与乙醇合用时,可干扰胆碱合成(胆碱能与肝内脂肪作用,变成易于吸收的卵磷脂而防止肝脂肪积蓄),增加了对肝脏的毒性,可使转氨酶升高。
(四)解热镇痛抗炎药物
阿司匹林可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阿司匹林能够不可逆地抑制或钝化COX的活性,不利于机体PG和血栓素的合成和血小板的聚集。因此干扰凝血机制而延长凝血时间。阿司匹林抑制胃黏膜内PG的生成,可破坏胃黏膜内的细胞保护作用,而致胃出血。较高剂量(>3 g/d)时,阿司匹林能使凝血酶原量减少,也可导致机体凝血障碍。因此,阿司匹林可能与影响PG和血栓素生成的中药相互作用。阿司匹林易与血浆蛋白结合,有较大机会与中药产生相互作用。此种相互作用可增加胃和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的风险。
生姜水提物被证实对血栓素合成酶存在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能减少机体血小板的聚集。姜辣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因此,生姜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能增加其致出血的风险,大剂量使用时风险更大。
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同阿司匹林合用时,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而甘草、鹿茸含糖皮质激素,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又能减少胃黏液分泌,降低胃肠抵抗力,从而诱发并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
银杏叶具有舒张血管、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银杏叶的活性成分银杏苦内酯(特别是银杏苦内酯B)能抑制PAF与血小板膜上的受体的结合,而影响血小板聚集。有研究证实健康志愿者单次服用银杏苦内酯混合物,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有病例显示70岁男性患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银杏叶提取物,而致眼部自发流血。当归含有阿魏酸及香豆素类成分,如氧化前胡素、欧芹酚甲醚、补骨脂素等。体内外研究表明,当归所含的阿魏酸和欧芹酚甲醚具有抗凝血活性。阿魏酸能抑制血小板中5-HT和ADP的释放,同时还能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所以阿魏酸能干扰血小板的聚集。欧芹酚甲醚能直接抑制AA的代谢,也会干扰血小板的启动和聚集。因此,若当归与非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大蒜因能降血压,预防血管老化,减少血脂含量,而广泛用于日常食用和药用。研究证实大蒜的主要成分大蒜素和大蒜辣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PAF、腺苷、PG和血栓素的生成或释放。所以大蒜能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不宜与阿司匹林同用。
(五)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
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中毒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心肌细胞缺K+,所以临床上用氯化钾(KCl)治疗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中毒。药理根据是K+能与洋地黄竞争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K+浓度上升可阻止洋地黄与受体的结合。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甘草会导致体内K+减少,出现药源性低血钾。当与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低血钾,使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增加,而诱发洋地黄中毒。但含钾量过高的中药(昆布、青蒿、茵陈、益母草、五味子、牛膝等)可降低洋地黄的效力,故也应避免与之联用。另外,因Ca2+对心脏的作用与洋地黄类似,能加强心肌收缩、抑制Na+__K+__ATP酶活力,能增强强心苷的作用,使之毒性增强,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故含大量Ca2+的中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石膏、瓦楞子、龙骨、海螵蛸等)及其制剂不宜同时与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使用。
含强心苷成分的中药制剂亦不宜与胰岛素同用,造成低血钾,使心肌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增高,诱发中毒;曼陀罗、洋金花、天仙子、华山参、颠茄合剂等生物碱类与强心苷配伍,会松弛平滑肌、减慢胃肠蠕动,使机体对强心苷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增加,加之心衰患者对强心苷的作用敏感易引起中毒反应。甘草及其制剂不宜与利尿酸、氢氯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合用能使血清钾离子浓度降低,加重引起低血钾的风险。
地高辛主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麻黄的主要成分之一麻黄碱及枳实的主要成分羟福林、N-甲基酪胺,具有兴奋心脏α受体和β受体的作用,能兴奋心肌、加强心肌收缩力。地高辛不宜与中药麻黄和枳实及其分别含两者的制剂(小青龙汤和枳术丸等)合用。合用可增强地高辛的强心作用,也可增强其对心脏的毒性,从而导致室性早搏。含莨菪烷类生物碱的中药及制剂(如曼陀罗、华山参、洋金花、颠茄合剂等)也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配伍。因其具有松弛平滑肌,减慢胃肠蠕动的作用,使机体对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增加,系统易引起中毒反应。
银杏叶与地高辛合用可提高主动脉内皮细胞内Ca2+浓度,使地高辛的自由血药浓度明显上升,易引起中毒,因此,临床上两药联合使用时应适当降低地高辛的剂量,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两者共同作用易导致严重的过敏症状乃至休克。三七总苷和洛美沙星、尼美舒利联合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因三七总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延缓后两者的排泄,加重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