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原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同名异物现象较多,如不加区分使用容易导致中毒。如柴胡,在全国有多个品种入药,但东北曾出现用大叶柴胡代替柴胡使用,患者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阵发性抽搐等中毒表现。再如,木通与川木通临床使用相对安全,但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由于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已不再被现行《中国药典》收录。防己有广防己、粉防己之分,广防己曾作为防己入药,但现代广防己因含马兜铃酸类物质而被禁用,粉防己已成为当今该类药材的主流法定基原。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和北豆根(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名称相近,一些地方常将山豆根和北豆根混用,虽然二者都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山豆根毒性大于北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