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本词汇的稳固性 及其演变原因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本词汇的稳固性 及其演变原因的几点思考 *

摘 要 基本词汇的稳固性至少表现在寿命长、变化慢、借用难三个方面。稳固的原因则是重要性、常用性、易知性和封闭性。所谓“易知性”,是指“音义结合度/语义感知度”高,基本词一般都是“易知性”最高的,它们在人们的语感中是最熟悉、最容易感知的音义结合体。封闭性是指每个义位(概念)成员有限,通常只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两个词的不多,三个以上的则几乎没有。由于基本词在词库中自成系统,稳定难变,所以探求基本词新旧更替的动因应该更多地从外部因素着眼。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语和强势方言的影响,二是语言接触。此外还有避讳等人为因素。当然也有内部的动因,比如“同音冲突”和避免因词义过多而引起歧义等。导致基本词变化的动因相当复杂,有待继续探索。

关键词 汉语基本词汇 稳固性 易知性 封闭性 演变原因

* 本文初稿曾在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共同主办的“首届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2008.8.24.—28.杭州)上报告,得到多位师友的指教,友生刘君敬博士协助提供资料,谨致谢忱。

稳固性是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之一,这已是语言学界的共识。但是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为什么会具有稳固性,相关的论述却并不多见。张永言先生曾指出:“一般都承认,属于基本词汇的词的特征是:全民性、稳定性和构词的活动性(能产性)。但是仅仅指出它们具有这些特征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究竟是哪些性质造成了它们的稳定性,使它们在全民语言里巩固下来并且比其他的词具有更大的构词能力。”“除了上述三个特征以外,有的语言学家还指出了别的一些特征,如:所表示的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常用性;多义性;风格色彩和感情色彩的中性;单音节性。其中有的其实也就是造成词的稳定性的原因。”[1]本文尝试探讨基本词汇稳固性的表现及原因,并据此对基本词新旧替换的动因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