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十组表量形容词

汉语中的十组表量形容词

摘 要 语言中有些形容词也有表量功能。本文讨论汉语中最常用的十组表量形容词,分析了它们的三个特点,扼要描述了各组词的方言差异和历史演变,并尝试与其他语言进行类型学的初步比较。比较结果显示,由一对反义语素构成并列式双音名词作为上位词来表量,目前所知仅见于汉语,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主要原因是汉语的单音节性、缺乏形态变化和构成双音词的灵活性以及“反义并列式双音合成词”这一强势构词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表量形容词 标记 词化程度 语序 历时演变 共时分布 类型学比较

汉语里有一批表量形容词,它们两两构成一对反义词,如:多—少,大—小,长—短,高—矮/低/下,宽—窄,深—浅,厚—薄,粗—细,轻—重,远—近,等等。这些都是人类语言必须表达的最基本的涉量概念。当然,这些形容词所表达的量都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模糊量,跟数词的功能不同。在现代汉语中,上述每对反义词都可以构成并列式双音名词,作为上位词来指称相应的量概念。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表量形容词的特点及时地差异,并尝试与其他语言进行类型学的初步比较。研究范围暂限于上面所列举的十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