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改《新释》中过于口语化或啰唆的表达
这是《重刊》一个显而易见的倾向。[11]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回改到《谚解》本,二是改得跟《谚解》本不一样。
A.回改到《谚解》本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不过不一定都是原封不动地回改,常常会有个别字词的小差异。绝大部分属于改俗为雅、改繁为简,不过也有少量相反的例子。例如:
《新释》 《重刊》
(1)你每日所做甚么工课呢? 你每日做甚么工课?
(2)却不曾问他的姓名。 都不曾问姓甚么。
姓甚么?名字甚么?
(3)轮着班起来勤些喂马。 轮着起来勤喂马。
(4)如今可曾修起了不曾? 如今修起了不曾?
(5)那贼只说是死了。 那贼只道是死了。
(6)那井边头柳罐、 那井边头柳罐、井绳都有。
井绳都现成的有那里呢。
(7)离远些 ,不要把绳子纽着。 离的远些儿,怕绳子纽着。
(8)没有来吃饭。 不曾来吃饭。
(9)我没有好生细看。 我不曾好生细看。
(10)罐取些汤。 罐儿里取[12]些汤。
(11)连尊姓也不曾问得。 姓也不曾问。
(12)庄家田禾没有收成。 田禾不收。
(13)现籴现吃。 旋籴旋吃。
(14)客人们不要见怪。 客人们休怪。
(15)望那黑林子便是夏店。 那望着的黑林子便是夏店。
(16)我自家调和吃。 我自调和吃。
(17)阿哥,先吃一杯。 大哥,先吃一盏。
(18)阿哥,你多大年纪? 大哥,你贵寿?
(19)细丝都有在内。 细丝分明都有。
(20)你客人们各自做饭吃罢。 你客人们自做饭吃罢。
(21)刚要寻你去。 待要寻你去。
(22)却有卖毛蓝布的朝鲜客人李舍么? 卖毛蓝布的朝鲜客人李舍有么?
(23)他出去了,看家的有谁呢? 他出去了,看家的有么?
(24)想是出去了。 敢是出去了。
(25)那个不是李爷来了? 那个不是李舍来了?
(26)李大哥,好么? 好么,好么?
(27)别说黄金贵,平安直钱多。 休道黄金贵,安乐直钱多。
(28)小时再到店里。 不多时再到店里。
(29)都一样商量要买的。 都一发商量。
(30)好的不好的 好的歹的
(31)不必再胡商量了。 只是胡商量的。
(32)卖主多要争价钱。 卖主多指望价钱。
(33)连其余的马都带累坏了。 连其余的马都染的坏了。
(34)我真个不要。 我委实不要。
(35)你几个羊就要这些大价钱! 量这些羊,讨这般大价钱!
(36)你要的是虚价,还的是实价啊。 讨的是虚,还的是实。
(37)要讨甚么价钱! 作甚么讨价钱![13]
(38)还定了价钱。 商量了价钱。
(39)低了就窜过把子去了。 低射时,窜到了。
(40)到了那临死, 死了后头,不论甚么,[14]
谁还能勾自做主张? 都做不得主张。
(41)所以众人再不肯劝他了。 因此众人再不肯劝他。[15]
(42)最平常的是菜玉, 最低的是菜玉,
最贵重的是羊脂玉。 最高的是羊脂玉。
(43)却短了十斤了。 那十斤却在那里?
(44)上好的要多少价? 好的要多少价?
次的要多少价钱才卖呢? 低的要多少价?[16]
(45)你只给我一色好银子罢。 你只给我一样好银子罢。[17]
(46)你别处去买罢。 你别处买去。
(47)你且与我筭计着看。 你与我摆布着。
例句中的词语大都是《新释》比《重刊》更新、更符合当时口语,如:说—道,别说—休道,没有—不曾[18],不要—休,刚要—待要,不好—歹,真个—委实。
B.改得跟《谚解》本不一样
这种情况也很普遍,有些干脆把整句话删去了。下面举一些例子:
《新释》 《重刊》
(1)那朋友如今赶的上啊赶不上啊? 那朋友如今赶上赶不上啊?
(2)你都能懂得了懂不得呢? 你都能懂得懂不得?
(3)用心教你们啊, 用心教你们,
还是不用心教你们呢? 还是不用心教你们啊?
(4)就打了他,他也是终久不怕。 就打他,他只是不怕。
(5)是实价么?不要说谎瞒我。 是实价么?不要说谎。
(6)你吃时,我这里也就好完了。 你吃了时,我也就完了。
(7)等迟一会好慢慢的喂马。 等一会慢慢的喂马。
(8)田禾没有收成的上头, 田禾没有收成,
就生出这些歹人来了。 就生出歹人来了。
(9)要把柳罐上着一块砖头才好呢。 柳罐上
着一块砖头才好。
(10)怎么不会打水呢? 怎不会打水?
(11)我们心里只说是与我这里一般打水。 我们只道与我这里一般打水。
(12)我这里饭一定煮熟了, 我这里饭熟了,
客人们要吃就吃些去罢。 客人们吃些去罢。
(13)但恐怕少了你们吃的饭。 只怕少了你们吃的。
(14)慢慢的往饱里吃罢。 慢慢的饱吃罢。
(15)我怎么还敢留你们宿么? 我怎敢留你宿?
(16)又仔细的盘问明白后头,才放过来。 又仔细的盘问,才放过来。
(17)再有甚么货物呢? 再有甚么? 没有别的,……
没有甚么别的,……
(18)我从七月初头起身离家的。 我七月初头起身的。
(19)都好,甚是平安。 都好。
(20)都在那里下着呢? 都在那里下?
(21)打配着一共要多少银子? 一共要多少银子?
(22)咱们为父母的心怎么能不懊悔呢? 父母的心能不懊悔?
(23)你们自家有能处,不要自己夸张。 自家有能处,不要夸张。
(24)这银子都兑了,好照数点了布去。 这银子都兑了,点数了布去。
(25)如今要辞别了, 如今辞别了,
别说后来就不看见了。 别说后来不看见。
最典型的是语气词“呢”被大量删略:《新释》一共有77个“呢”,《重刊》只保留了16个,另外新增1个,共17个。[19]此外像“啊、么、了、罢、哩”等句中、句尾语气词或助词也多被删略,但也有相反的情形,如: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