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鸟”*

说“鸟” *

摘 要 “鸟”在汉语基本词中是个很特殊的词。在普通话里它有两音两义,有些方言中则不说“鸟”,而改称“雀”或“虫蚁”等,这都是缘于避讳。避讳有时代性和地域性。避“鸟”字讳大概始于唐,今天则主要存在于官话(含晋语)、客家话、粤语和闽语区。历史上人们曾采用同义词替换的办法来避讳“鸟”字,并且在一些地区成功了;但是在通语中却仍然使用“鸟”,只是改变了声母,并没有被其他词所取代,原因大概是找不到一个语义上完全合格的替代词。“鸟”的个案既有“字音的更改”,又有“词汇的变化”,这种例子并不多见,对于“认识语言的现状跟历史”很有意义。研究词汇,把现状(方言的共时分布)和历史(纵向的历时演变)结合起来,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清楚。

关键词 鸟 雀 虫蚁 避讳改音 词汇替换 方言分布 词汇史

* 谨以此文祝贺太田斋教授和古屋昭弘教授六十华诞。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11BYY062)的阶段性成果。在文章初稿刚刚草就之际,同窗挚友黄树先教授得知我在写作此文,特地发来他的新作《说“鸟”》,笔者得以先睹为快,深感欣幸。黄文立足于穷尽性地搜罗汉语核心词“鸟”的相关系列,并与亲属语言进行比较,征引宏富,令人叹服,有些资料是我之前没有关注到的,比如《元曲释词》、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和李玉《说“鸟”字的上古音声母及其词义变化》,拙文修改时得以参考,在此谨向黄教授致谢。不过黄文与拙作的思路和旨趣全然不同,所以我回复黄教授说咱俩不妨“同题各作”,拙文也就仍用原题而不避重名了。写作过程中承秋谷裕幸先生多所指教;友生史文磊、顾军、张文冠、真大成提供研究信息及资料多种;2011年12月23日同门学术沙龙曾讨论过此文,友生贾燕子、胡波等或提出意见,或提供资料;友生李雪敏、王翠协助整理《汉语方言地图集》的材料;李雪敏帮助翻译高田时雄先生的文章。一并在此致谢。文中错误概由作者负责。

{鸟}(bird)属于人类语言的基本词,被斯瓦迪士(M.Swadesh)列入100核心词表。汉语中的“鸟”字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相关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