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闻/嗅”义词的现状与历史*
2025年10月14日
汉语“闻/嗅”义词的现状与历史
*
汪维辉 秋谷裕幸
摘 要 表示“用鼻子闻”义的词属于人类语言的基本词。本文讨论汉语“闻”义词在现代方言中的分布和历史上的演变,并尝试对两者的关系做出解释。现代方言中的“闻”义词有闻、嗅1-a、嗅1-b、嗅2-a、嗅2-b、鼻、喷、听、嗍、□th-阴上等,主流演变是嗅2许救切→嗅1香仲切→闻→听兼指“听”。历史上的主流演变是嗅→闻,其间“闻”的词义从最初兼表“听到声音”和“闻到气味”专化为只表“闻到气味”,然后又转化为表示“嗅”。“闻”大约在东晋产生“嗅”义,到元代的北方口语里大致已经完成对“嗅”的替换。“闻”取代“嗅”的起因可能是避讳。
关键词 汉语“闻/嗅”义词 现状 历史 汉语方言 汉语词汇史
* 本研究得到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汉语与民族语关系字研究”(13&ZD132)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11BYY062)的资助。撰写本文期间,承蒙岩田礼教授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真大成博士和胡波博士也提出了有价值的修改意见,胡波博士和任玉函博士还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另承匿名审稿人惠赐十分重要的修改建议,谨此一并致谢。文中错误概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