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本简介

一、文本简介

会话书《骑着一匹》[1]系列(以下简称“《骑》系列”或“《骑》”)是近几年新发现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作者和成书时间均不详。目前所知共有五个抄本:

A.《骑着一匹》抄本一册,现藏于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2]共49页,大小为26×22.5厘米。约17500字。漫漶比较严重,涂改较多。在每个句子的末尾加有近代韩语的词尾和助词。扉页书“丙戌七月十七日”“再面再恼”“三停走一停”和“骑着一匹 上下”四行字。

B.《中华正音》抄本一册,现藏于韩国顺天大学图书馆,共34页,将近20000字。书法老到洒脱,字迹美观,但是错字和借音字较多。每个句子的末尾也加有近代韩语的词尾和助词。此抄本原为尹炯斗所藏。书末有“岁在青猴卯月念八日终誊”一行字,推测应该是道光四年(1824)二月二十八日抄写完毕的。

C.《中华正音》抄本一册,现藏于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濯足文库。在《骑》系列中,此本篇幅最短,不到5000字。采用《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以来的通行体例,在每个汉字的右侧用谚文注音,每个句子的下面有谚文翻译(遇到长句写不下则写在左侧),而且是分句抄写,因此很便于阅读。这一体例跟《你呢贵姓》《学清》(以下简称“《你》《学》”)比较接近,可能抄写时代也相近。

D.《骑着匹》抄本两册,现藏于韩国高丽大学六堂文库,图书号码为“六堂C11-A1-1/2”。此抄本分上、下两册,上册56页,下册61页,大小为34.4×22.6厘米。共23000多字。在每个汉字的右侧用谚文注音,每个句子的左侧有谚文翻译。书名《骑着匹》是《骑着一匹》的省称。在《骑》系列中,此本篇幅最长,而且字迹清晰,少有涂改,又有谚文注音和翻译,因此价值最高。

E.《官话》抄本一册,现藏于韩国华峰文库。共44页,大小为22.6×21.4厘米。封面“官话”的大标题下有双行小字题“中华正音”“译话韩语”。扉页有“大韩隆熙三年己酉八月二十九日”和“汉语抄”两行字,可知此本的抄写时间为1909年,即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的前一年。抄写体例同C本。

以上A—C已收入汪维辉、远藤光晓、朴在渊、竹越孝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续编》(中华书局2011),D和E收入朴在渊、金瑛编《骑着匹·中华正音》(学古房2011)。关于各抄本的详细情况,请参看上述两书的“解题”和“前言”,这里不再赘述。五个版本由于内容相同,可以相互对照,这给研究带来了方便。不过各本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比如哪个是祖本、五个版本的顺序如何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从抄写体例和质量来看,A和B应该是早期抄本,抄写时间大概在1830年之前;C、D、E则是晚期抄本,大约抄写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内容来看,这五个抄本都不是完本,因为即使是篇幅最长的D本,对话也没有结束。我们期待着在韩国有更多的版本发现。

此书当是由精通汉语东北方言的朝鲜人所编写,作者的中文水平不是太高,早期抄本中有许多字写不出来,或用同音字替代,或径以谚文记音。其中A、B都经过修改,不少地方有涂改或增删,可能是同一人所为。全书语言是否经过中国人修改,则尚待研究。

书的内容是朝鲜商人为买卖前往北京的路上,和中国商人、客店老板、车主等人的对话,用的是纯粹的口语,生活气息浓郁。其中所谈的“生意经”,对于研究中朝关系史、边境贸易和经济社会史应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全书性质与《你呢贵姓》《学清》十分相似,语言也极为接近。

关于此书的写作年代,朴在渊、金雅瑛的《骑着一匹》整理本(2008)推测为1826年,主要根据有两点:

(1)封面题“丙戌七月十七日”。

(2)正文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这个马是底根乾隆三十五年上我们当家的[3]厂买来的。连这一(趟)筭起来,二十五遍上过京。如今成老咧(了)。

乾隆三十五年(1770)买的马,已经二十五遍上过京城,从而可知此书大概是1800年以后的丙戌年撰写的,这个丙戌就是道光六年(1826)。

随着此书更多抄本的被发现,这个看法可能需要修正了,比如B本书末有“岁在青猴卯月念八日终誊”一行字,根据汉文化五行配色,甲乙为青,丙丁为赤,戊己为黄,庚辛为白,壬癸为黑,“猴”则指猴年,对应干支纪年中的地支“申”,所以,青猴就是“甲申”,我们推测这个“青猴”很可能是指道光四年(甲申,1824年)。如果这个推测不误,那么就比“丙戌”早了两年。所以“丙戌七月十七日”的题署更有可能是抄写日期而不是成书时间。从上面这段对话来看,成书时间恐怕应该是1800年前后才合理,而不应该晚至1826年。如此,则此书所反映的应该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东北方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