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歆
殷孟伦(1962:499)说:“在战国时代以前的上古汉语中,既然‘闻’这个词还没有嗅觉义,那末,又是什么词来表示嗅觉的呢?那时一般用‘臭’,对鬼神用‘歆’。”古代注疏中确实常常用“歆”来解释“嗅”,如上引《荀子·礼论》“三臭之不食也”唐代杨倞注:“臭谓歆其气。”可见在上古时代“神食气”可以叫作“歆”。《汉语大词典》“歆嗅”条:“歆飨。唐韩愈《南山诗》:‘尝闻于祠官,芬苾降歆嗅。’王伯大音释:‘谓神飨之也。’徐震评释:‘此二句言闻诸祠官,南山之神甚灵异,能降临歆受禋祀也。’”“歆嗅”一词虽属韩愈个人的仿古造作,但也可以说明“歆”确有“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