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与其
多用在“把似/把如……争如/何如/不如/何似……”一类复句中,张相(1953:257)释作“犹云假如或譬做也”,不如释作“与其”准确。例如:
(15)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试重上、岩岩高处。更忆公归西悲日,正蒙蒙、陌上多零雨。嗟费却,几章句。 谢安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双白鸟,又飞去。(宋辛弃疾《贺新郎·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园小鲁亭》)
邓广铭(1995:342)释此例云:“‘把’字有‘与其’、‘假使’二义。”魏耕原(2005:107)云:“……但谢安无‘垂功名泪’事。《宋元语言词典》例举此词释‘把似’为‘与其’义,则此句言:与其他垂功名泪,则语气阻涩不通。《汇释》释为‘假如’,谓此二句‘言假如功名不遂志,何如归隐也。’其‘渠’未落在实处。似当言:假如他(谢安)也垂功名泪,那他还算什么溪山主!所以此处的‘把似’,还是看作‘假如’义为佳。”[9]按,魏氏对原文的解读可谓卤莽灭裂:原文明明是说“算何如且作溪山主”,即算来何如且作溪山主(指谢安高卧东山事),怎么会成了“那他还算什么溪山主”了呢?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但功高震主,始终不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所容,太元十年四月,他被迫以抵御前秦为名北赴广陵,筑新城留住,返回建康后病卒。[10]这就是辛词所说的“垂功名泪”事。《宋元语言词典》所释是。
(16)把似众中呈丑拙,争如静里且诙谐!(宋邵雍《先几吟》)
(17)尽是狼虫虎豹,蛇蝎狐狸。把似养他毒物,又何如、物外修持?(宋马钰《满庭芳·自咏》)[11]
(18)咄!这老顽,顽于石铁!喝倒又起,棒打不杀;急里翻身,当机便拶;若教挝鼓说禅,也会七七八八。咄!把似口罗舌沸,何似耳聋眼瞎?(宋楼钥《攻媿集》卷八十一《鉴堂昕老赞》)
(19)把如立作山头石,何似急行归故乡。(宋邹浩《道乡集》卷十三《斗米滩》)
(20)大官人说:“大丈夫,告他做什么?把似告他,何似自告!”(《警世通言》卷三十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21)焦吉道:“我几回说与我这哥哥,教他推了这牛子,左右不肯。把似你今日不肯,明日又不肯,不如我与你下手推了这牛子,免致后患。”(同上)
(22)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任东西散诞逍遥,抄化的酒一壶饭一瓢。困来时醉眠芳草,煞强如极品随朝。把似你受惊受怕将家私办,争如我无辱无荣将道德学,行满功高。(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滚绣球])
(23)愁人倦听,杜鹃声更哀。不去向他根底,偏来近奴空侧,诉离怀。把似唤将春去,争如撺顿取那人来[12]。(元朱庭玉《闺思》)
(24)毅曰:“我不仗皇帝之势,此也便杀你。”膑道:“把如你先杀我,不如先杀你。”轮起沉香木拐,觑着乐毅头上便打。(元《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中)
此例“不如”原作“不好”,此从钟兆华(1990:143)校。钟先生注解说:“把如:连词,与其。”(第153页)甚是。
(25)把似他日在家守着,何如今日不去的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有时下句省去“何如/不如”等关联词语,张相(1953:259)云:“大抵开合呼应句往往有省文。兹更以《西厢》证之。方诸生校注古本《西厢》三之四,《紫花儿序》曲全文:‘把似你倚着栊门儿待月,依着韵脚儿联诗,侧着耳朵儿听琴,怒时节把个书生迭窨,欢时节将个侍妾逼临,难禁,可教我似线脚儿般殷勤不离针。从今后教他一任,将人些义海盟山,变做了远水遥岑。’迭窨与攧窨同,言使之顿足忍气也。此为张生跳墙被莺莺面责因而成病后,莺莺又倩红娘送诗订约时红娘所唱之词。盖莺莺反复之后,红娘颇有怨意,把似你至不离针七句为开,从今后三句为合,从今后之上省去不如字。大意言假如你这样反复无常,始则待月联诗听琴而钟情,继则将张生迭窨而变卦,今则又逼我去转圜而累得我似线脚不离针,为我计,不如以后一任他负盟忘义,免使我受累也。此亦开合句法省文之例,与三之二把似你使性子三句之机轴同,不过文字有长短而已。”所论甚是,唯“假如”不如“与其”准确。实际用例中往往省略关联词语(特别是诗词曲等每句字数有定的作品),致使复句关系含糊不明。如:
(26)落花传语五更风:能傍亭台几日红!把似匆匆又飞去,不消裁染费春工。(宋许棐《落花》)
这是说:与其匆匆又飞去,不如不消裁染费春工。张相(1953:257)云:“意言假如花要落,则直不须开也。”释作“假如”,不如“与其”准确,因为落花要匆匆飞去,是必然之事,属于已知的前提,无须假设。
(27)郑恒打惨道:“把如吃恁摧残,厮合燥,不出衙门觅个身亡却是了!”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张相(1953:258)云:“把如句开,不出句合。不出衙门上省去不如字,盖郑恒在杜太守处与张生争莺莺不胜,被衙前众人讥笑,故云假如这样受欺,却不如觅个自尽也。”所论甚确,郑恒说完这话,果真投阶而死。有人认为“不出衙门”应作“不如出衙门”,脱一“如”字,[13]实与剧情不合。原文并无脱字,只是省略了下句的关联词语“不如”。不过张相释“把如”为“假如”,同样不如“与其”确切,因为“吃恁摧残,厮合燥”是已然的事实,不是假设。
(28)(夫人云)我请个良医来调治你。(正旦唱)若是他来到这里,煞强如请扁鹊卢医。(夫人云)我如今着人请王生去。(正旦唱)把似请他时,便许做东床婿。到如今悔后应迟。(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石榴花])
这是倩女的唱词:“与其请他呵,何如当初便许做东床婿!到如今后悔已经迟了。”据剧情,“便许做东床婿”句有省文,是倩女责怪母亲当初见面时没有答应把她许配给王生。李崇兴等(1998:10)释作“引入一个事实或情况,与另一事实情况作比较,以决定优劣或作出抉择”,是,但引文作“把似请他时便做东床婿;到如今悔后应迟”,文字和标点都有问题;王学奇(1994:1882)释作“如果”,席嘉(2010:214)看作假设连词,则不合剧情。
张相(1953:259)把这种用法的“把似/把如”与“比似”比较:“《蓝采和》剧一:‘你既为出家人,比似你看勾阑呵!你学那许真君白日上青天。’比似之用法,意与把似同,比似句开,你学那句合。你学那句上省去不如字。”甚是。席嘉(2010:84)举有更多此类“比似”的例子,可以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