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立地(的)、立—站(

)
“站(
)”大约产生于唐代,但是元代以前用例罕见。《训世》的白话部分表示“站立”义全部用“站”,字写作“
”,共9例。文言部分的“立”,在白话部分全部对译成“站”。可见在《训世》中,“站”已经完全替代了“立”,成为“站立”义的主导词。而在《老谚》和《朴谚》中,“站”一例未见,相应的词是“立地(的)”[15],例如:
(1)到街上立地的其间,一个客人赶着一群羊过来。(老谚,19b)
(2)大明殿前月台上,四角头立地的四个将军,咳!那身材!(朴谚,30b—31a)
(3)这孩儿亭亭的么? 恰学立的,腰儿软,休弄他。(朴谚,48a)
因此《训世》和“老朴”在这组词上的差异应该是方言背景不同所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