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体词汇”刍论

现代汉语“语体词汇”刍论

摘 要 语体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语体不同,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词汇。本文讨论三个问题:什么是“语体词汇”;如何研究“语体词汇”;“语体词汇”研究举例:现代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有词汇及其来源。所谓“语体词汇”就是“为表达某一语体的需要而产生或使用的词汇”。语体与词汇的关系是: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词汇反映不同语体的需要。现代汉语的“语体词汇”可以分为俗常体、正式体、庄典体、兼用体和通用体五类。文章赞同“口语(谈话体)”和“书面语(文章体)”两分的做法,但是认为口语和书面语都是原型范畴,两者也是一个“连续统”,中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在语体属性方面,每个词几乎都有自己的“个性”,必须一个一个地处理,而不像语法研究那样可以概括出若干条规则。所以研究语体词汇,最管用的办法也许是在词典中给每个词的每个义项标上语体属性,比如仓石武四郎的《岩波中国语辞典》,根据“硬度”把汉语的词(具体到义项)分为11级。在中国还没有一部这样的汉语词典。假如今后我们要给《现代汉语词典》标注语体特征,应该在《岩波中国语辞典》的基础上再往前推进一步。现代汉语的口语词汇系统和书面语词汇系统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两者有交集,但是也有重要的区别,应该分别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后者。现代汉语正式书面语体是在北京口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源于口语,高于口语”。最近一百多年来为适应这种新语体的需要创用了一大批双音词,有的与口语单音词相对应,值得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也有“语体词汇”问题。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体词汇 口语(谈话体) 书面语(文章体) 语体缺位 繁忙、阅读、聆听、欲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