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假如
(7)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张相(1953:257)云:“言假如屈原独醒至今日,不如当年醉死之差无苦也。”钱仲联(1980:289)、唐圭璋(2005:197)均承其说释作“假如”。张相释“把似”为“假如”可从,唯将“而今醒到了”解为“独醒至今日”恐不确,应该是“如今醒来了”。这是为屈原叫屈,嘲笑俗人拿粽子去给他吃,又说是什么“蛟馋龙怒”,如果不把粽子投到江里,它们会伤害屈原—假如屈原如今醒来了,看到此种情景,料想还不如当年醉死之略无苦也。龙潜庵(1985:414)释作“尽管,即使”,不确。
(8)金玉旧情怀,风月追陪,扁舟千里兴佳哉。不似子猷行半路,却棹船回。 来岁菊花开,记我清杯。西风雁过瑱山台,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宋辛弃疾《浪淘沙·送吴子似县尉》)
张相(1953:257)云:“此戏言假如倩雁传书而书不到,则君但记着,于雁来时俱来可也。”邓广铭(1995:391)承其说释作“假如”。
(9)弛担逢除夕,檀栾共拥炉。把如为客看,还得似家无?(宋刘克庄《乍归》九首之六)
张相(1953:257)谓“此亦譬做义”。《汉语大词典》释作“譬如”,仅引此一例。席嘉(2010:99)认为是表示比较的结果。似以释作“假如”为确。此例不用“把似”而用“把如”,显然是出于调平仄的需要。
(10)客程愁雨复愁风,君意怜侬却忘侬。把似相怜不相忘,只消那转马头东。(明孙蕡《西庵集》卷七《闺怨》一百二十四首[6]之一百一十)
这是说,假如你怜我而且不忘我,那么只消掉转马头向东(回家)就行了。
(11)把似你肯留头嫁做个良人妇,不枉了发似漆,体如酥。(明冯惟敏《僧尼共犯》二[骂玉郎])[7]
(12)把似怕我焦,则休将彼邀。(清洪升《长生殿》第十九出[北四门子])
徐朔方(1983)注:“把似,如果。焦,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