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步设想

三、初步设想

在线《汉语大词典》的基本原则是“共享共建”,包括免费使用和在线修订。

“免费使用”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关键有两点:一是转变观念,二是投入经费。

辞书由于其工具性、常用性和高利润性,一直以来都是出版社和编纂者的“摇钱树”。(笔者无意否认广大辞书工作者和出版社为中国辞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历史功绩和付出的辛勤劳动。)在线辞书首先需要颠覆这种传统观念,辞书事业应该由产业变为公益事业,辞书的出版和修订应该由国家出资来支持,成果由大众共享。“辞典是文化人的妻子、学生的母亲。离开了辞典,文化人也好,学生也罢,一天都无法生存。哪个地方有好的辞典,那个地方就有可能获得学术的进步和提高。”[6]教育普及、文化发达、提倡终身学习的21世纪,辞书的免费共享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汉语大词典》作为迄今为止最大型、最权威的汉语语文词典,既是全体国民和全世界汉语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书,同时也承担着积累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因此它应该属于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让它始终维持较高的水准并供所有的人免费使用,理应成为国家责任。以前它的编纂是“国家行为”,今后它的经常性修订仍然应该是“国家行为”。今天的中国,国力比三十多年前“二典”开始编纂的年代不知要强了多少倍,财力绝不是问题,问题是政府部门和国家高层对此是否有足够的认识。一百多年前日本著名辞书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上田万年说过的话值得我们深思:“想来一国倘无好辞书,在外是暴露一国之无学者、即一国人民知识之匮乏,在内则对学生修业造成一大障碍,进而妨碍学术的发达,故苟有顾及国家之名誉、图谋国家之利益者,则不得不以此为鉴。”[7]投资建设在线《汉语大词典》比斥巨资制造许多文化垃圾要有意义得多。

《汉语大词典》已经有了光盘版,事实上大家几乎都是在免费(盗版)使用。在这样的形势下,纸本《汉语大词典》几乎已经没有销路,想要不免费也是不可能的。根据经验,第二版出版不久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就是明证。在线查阅方便快捷,可以随意复制,而且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检索功能,使辞书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优势也必然促使辞书的网络化。更何况,只要经营得好,在线《汉语大词典》完全有可能用广告收入养活自己,甚至可以盈利。国家只要投入初期经费即可蒇事,并不一定需要长期资助。

“在线修订”(包括增补,下同)则要复杂得多,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辞书修订的传统做法是周期性修订,但是在快节奏的网络时代,这种办法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要求,所以需要变“周期性修订”为“随时修订”,修订和增补将成为一常态。在线修订除了可以最快速度地提高辞书的质量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受篇幅的限制,可以无限制地扩充词典的容量。在线修订至少牵涉到以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