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梳子”

二、“梳子”

“梳子”就是用来梳理思路、方法、方案的逻辑工具。

大前研一在他著作的《思考的技术》一书里,一再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彼得·德鲁克也一直强调,所有工作都是一套逻辑。

建议大家掌握使用以下几把“梳子”:

(一)“德鲁克事业理论”(图1-4-1)

img

图1-4-1 德鲁克事业理论

事业理论主要用来梳理高层的战略工作思路,在第二篇里有详细说明。

(二)运营的“人字架构”(图1-4-2)

img

图1-4-2 运营的“人字架构”

运营的“人字架构”主要用来梳理牙科经营的基本思路,奠定经营、管理的基础。在第二篇里有详细说明。

(三)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是我把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用到牙科运营实践中,反复推演、校正、修改、总结的一个梳理工具,主要用来梳理保障员工阶段性工作目标达成的完整思路、方法、计划、清单,同时有效解决员工动力问题。会在第四篇里有详细说明。

(四)“分析解决问题三部曲”(图1-4-3)

img

图1-4-3 “分析解决问题三部曲”

这张图片表述的就是我经过长期的苦苦思索,反复梳理和推导,于2010年春天总结出来的一个解决问题模式,我把它叫作“分析解决问题三部曲”。有必要在此做一个详细说明。

无论是独立进行牙科管理运营,还是辅导他人进行牙科管理运营,都要面对大量的问题,从牙科经营、管理、文化这几个大模块,到每项工作的信息、知识、事实、规律、原理、原则、逻辑、思路、工具等具体问题;从院长、主任,到行政主管、技术质量主管,再到护士长、前台主管、客服主管、市场运营主管,直到每一个岗位的员工,所有人都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就会让人觉得纷纷扰扰、没有头绪。经过长时间的大量观察、思考、比对、尝试,我们从当事人的主观角度切入,把所有问题归纳为:认识环节的问题、方法环节的问题、行动环节的问题。

认识环节的问题包括知道不知道、理解不理解、重视不重视这三个次级环节。不知道一切无从谈起,不理解难以准确把控,不重视不会全身心投入,只有彻底解决这三个环节,才算彻底解决了认识问题,才能顺利进入方法环节。

方法环节,我们要面临有没有办法、办法对不对、办法好不好三个次级环节。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办法,就不能解决问题;没有对的办法,问题就得不到有效解决;没有好办法,效果就会不理想。有办法,有对的办法,有好的办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取得成功。彻底解决了方法问题,紧接着进入行动环节。

行动环节,要面对的是有没有行动、行动的力度和速度够不够、是否坚持的三个次级问题。没有行动,任何事情不会有结果;行动的力度和速度不够,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不坚持行动,就不会有持续的结果和最终的结果。

所有的问题,从个人主观角度去思考、反省,都可以通过这个三部曲得以梳理清晰,找到办法,行动起来,解决彻底。

“分析解决问题三部曲”在我辅导的牙科门诊,在我开办的牙科管理培训班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牙科管理者和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解决问题流程

2018年,我详细研读了《现场改善》《丰田模式》《精益思想》等书。在借鉴他人思想的基础上,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又进行了重新梳理,结合了一系列管理工具,形成了一个解决问题流程(图1-4-4)。

img

图1-4-4 解决问题流程

这个流程在第一个环节是描述问题,先描述现象,说清楚什么现象,发生在何时、何地、何环节、何人身上,影响有多大?经过描述和层层追问,给问题定性,然后归纳出实质性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界定问题原因,先从两个角度去查找,一是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关键障碍。两个角度都要从主观上和客观上分头查找原因及障碍。从客观上全面盘点“人、机、料、法、环”五大影响因素,考虑到一切可能,防止漏掉重要影响因素。把没有影响和影响不大的因素先行排除,然后集中到关键的影响因素上。同时,从主观上,依照“分析解决问题三部曲”查找问题出在哪个环节的次级环节上。确保问题分析到位、原因界定准确,为制订解决方案打下好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制订解决方案,强调包含“5W2H”要素,确保方案量化细化到位,能够落地执行(表1-4-1)。

表1-4-1 “5W2H”要素

img

第四个环节是执行方案,要求执行不折不扣。

第五个环节是检查,要求检查必须客观、全面、及时,搞清楚“有没有执行方案”“执行的效果如何”。一般情况下会有四种情况:①没有执行方案;②执行方案,但有偏差;③完全执行方案,效果不好;④完全执行方案,效果理想。

第六个环节是处理,针对检查结果做出处置。

该流程从第三个环节到第六个环节,分别就是英文的Plan/Do/Check/Action,简称为“PDCA”。因为实际工作中不断循环,故称为“PDCA”循环,因为最早是由美国知名专家爱德华·戴明博士提出的,所以又叫戴明环(图1-4-5)。

img

图1-4-5 “PDCA”循环法

“SDCA”循环就是把标准化(Standardize)替代计划(Plan)而进行循环。当一个计划被证实成为标准方案时,就从“PDCA”循环转为“SDCA”循环。

在1年多的时间内,经过几十家门诊、数百名员工的反复训练和使用,确认“解决问题流程”更全面、更完备、更清晰、更有效。

(六)工作逻辑

德鲁克说过,所有工作都是一套逻辑。仔细梳理任何一项工作,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一个想法、一种观念、一个理念开始的,最终要变成工作成绩和成效。为了保证工作绩效,必须搞清楚从前到后的所有环节、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这就是工作逻辑。

在实际的运营管理中,我们经常会为一些新的理念、概念感到激动,觉得太好啦,太有道理啦!以为就此找到了成功的钥匙。但真正做起来又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好的理念、概念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保证做事成功。深究原因,就是我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环节和一些关键细节,而这些环节和细节恰恰是迈向成功途中的重要关隘。弄明白全部环节和所有关键细节,厘清各个环节的逻辑顺序,认真执行既定方案,才会取得工作成效,达到预期的结果。

理念—思路—方法—方案—执行—检查—处置—循环;这就是我总结的工作逻辑。从理念到方案,必须做到“清晰”,从执行到循环必须做到“坚守”。

(七)牙科门诊经营的逻辑主线

年轻的时候,听一些作家讲解写小说的技巧,常说到明线、暗线等概念,就是故事情节的脉络。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逻辑主线,牙科经营也不例外。不搞清楚牙科经营的逻辑主线,就不知道牙科经营做什么、怎么做。

通常,牙科门诊经营的逻辑主线有两条:

一条主线是从客户角度看过去的:问题—需求—满足需求—获取价值—买单—回头转介绍;

另一条主线是从门诊角度看过去的:机会—抓住机会—资源、能力—创造价值—满足需求—交付价值—收入—持续收入。

我们可以从这两条逻辑主线推导出门诊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以及工作标准。详细内容会在第三篇和第四篇里说明。

(八)牙科管理大程序

所谓牙科管理大程序,就是牙科门诊管理的主要环节和逻辑顺序。我们归纳为下述两条:

1.识别和确认客户需求—识别价值流—梳理工作流(确定完成设计的价值交付所需要的全部工作及其顺序步骤)—构建各环节模块—工作界定—人员配置—职业素质(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习惯)打造和团队打造—满足需求、交付价值—保障运营持续成功(各项绩效的落地)。

2.识别和确认客户需求—识别价值流—梳理工作流—构建各环节模块—工作界定—体系[组织体系、制度标准体系、文化体系、技术体系、服务体系、质量体系、价值体系(薪酬和价格)、信息体系等]建设—满足需求、交付价值—保障运营持续成功(各项绩效落地)。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大程序的前四步都是一样的,但从工作界定之后,各自的指向就有分别了,一个指向职业素质打造,重点是解决人的问题;一个指向体系建设,重点是解决事的问题。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保障牙科运营持续成功,也就是各项预期的结果达成或绩效落地。

这两个程序是在牙科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会在第四篇里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