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后备梯队的打造
后备梯队就是储备一定量的人员,作为预备队。它是团队打造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后备梯队,牙科就没有发展后劲,可能会出现人才链条断裂的局面。
后备梯队的打造涉及几个重要问题的看待角度。一是怎样看待人员问题,你是把人员看成成本还是投资;二是怎样理解风险成本、常规成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是怎样看待牙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这是理念层面的思考和选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老话,我们要从“用兵一时”切入,你想在需要的时候能有派上用场的人且能做好工作,就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经济代价来“养兵千日”。也就是把人力资源看成是投资,而不是成本。我们要看清楚这样的事实:牙科工作人员招聘不容易,而且招来的人很多时候还不能马上派上用场,不能胜任工作,用起来不顺手。你不能急着用人时才去找人,这样就会误事。人从招来到胜任工作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打提前量,要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后备梯队的意义。
培养后备梯队,就要花钱,这不是你想花不想花的事,而是必须花,这个钱不能省,这是常规成本。如果在这方面抠来抠去,就一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有人员流失、在扩大规模、在升级转型等重要关头,就可能掉链子,付出比常规成本高出不知多少倍的代价。这就是风险成本。用常规成本来规避风险成本,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划得来的。
早年在小白兔牙科时,我们和好多家医学院校建立关系,大量储备后备人员。不仅为当时的快速连锁发展提供了人才,也让小白兔牙科近20年来,没有太多遭遇人才困境。
牙科要想稳健发展,就要舍得为后备梯队建设花费代价,这也是一种战略思维,是一种远虑。
在解决理念问题后,后备梯队的打造,就进入实务操作。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的牙科,人才储备的类型、数量、方式、周期都有很大差别。
对于连锁发展、快速扩张期的牙科,各种人才的储备数量,会是现有人员的2倍以上,甚至更多倍,最少要提前1年以上做储备;对于常规发展,扩张速度不快的牙科,各种后备人员的储备量可以控制在现有人员的1/5~1/2,提前1年以上做储备。另外,管理人员、医生的成长周期较长,提前时间更长一些,主任院长级别的人才要提前好几年培养;前台、护士、客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员成长周期稍短,可以储备期短一些。那种到处挖人,损害同行的事情还是尽量别做,一是破坏行业气氛,造成市场动荡,引起同行忌恨;二是因其行业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三是不见得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行业是一个生态系统,建立不容易,破坏的后果是谁都要付出代价。
储备人员的训练方法和前面讲过的一样,不再多讲。
团队打造,对于任何一个实体来说,都是一块硬骨头,只有耐着性子,扎扎实实去做,才会看到期望的结果。任何偷工减料、乱打折扣、半途而废、忽冷忽热的行为,都不可能带出一支精锐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