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习惯的方法
可能许多人都听说过21天养成习惯的结论,心理学家勒理教授所做的实验结果是养成习惯需要66天。也有人说需要更长的时间。
其实,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坚持,是能够坚持。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和旧的不良习惯做斗争,除去必要的时间周期外,还要高强度、高频度的训练,借以抹去旧习惯的记忆,形成新习惯。
为了有效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请尝试并坚持严格使用我们总结的“四遍训练法”。这个训练模式被大量牙科采用,产生了良好的预期结果。“四遍训练法”一开始做,会有一些改变效果,但它的巨大功效是在真正坚持按照标准不折不扣地、高频次地、高强度地训练下才会出现的,一些牙科在使用时不能严格执行要求,偷工减料,效果就大打折扣。
下面是几个管理辅导中出现偏差的案例:
案例1:2019年7月,在中部某县级城市口腔门诊,辅导之初要求全员规范使用普通话,建议利用晨会集中练习普通话。门诊很快在晨会加入了普通话练习模块。7月,在进行现场督导时,连续2天晨会发现,大多数员工只在练习时讲普通话,且普通话与地方话切换“非常平顺”,普通话练习不能学以致用,仅仅是练习。后续在营业时间观察发现,几乎没有使用普通话。
案例2:2017年11月,在西部某县级城市口腔门诊,现场督导进行工作检查时,发现有不少问题反复出现。门诊主任很委屈地表示,自己真的早就说过这些问题,但还是出现了。言下之意,问题不在自己,是员工不注意、不重视,执行力差。其中暴露出的问题:①没有真正使用解决问题流程;②对员工的训练没有强化到形成习惯,“四遍训练法”没有真正落地;③命令的发布不规范,指令不清晰,缺乏书面确认、缺乏跟进。
案例3:2019年8月,在西部某地级市口腔机构,管理游学班诊断时发现各项文书非常齐全,但看到牙科的运营情况却又不是如文书那么完善,落差较大,与老板深入沟通后发现,各项规范的训练和执行过程存在明显不到位。“四遍训练法”往往只完成到说一遍,执行过程往往缺乏跟进,没有做到要进度,要结果。
案例4:2017年9—11月,在白银西同口腔/西部某地级市口腔机构,门诊的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普遍暴露出一些共同的操作问题,老板仔细调查分析后判断大多数问题都是基础操作不熟练、不规范造成的。于是决定就从基础操作开始严格训练。老板编制了训练项目大纲,并列出各项的具体要求。一开始只列了结果要求,在训练中发现只追求结果的现象,于是及时调整考核标准,增加过程指标。遵循“四遍训练法”,老板全程跟进训练和考核,并且严格按既定标准奖惩,最终全门诊的操作水平显著提升,大大减少了因操作问题造成的客户不满意。
上述几个案例的现象,经过持续的管理督导和大力纠偏,之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