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弗·丹尼尔逊致马克思
伦 敦
1873年3月20日(4月1日)于圣彼得堡
尊敬的先生:
当我知道您要描述俄国的土地关系后,我就着手从俄国文献中收集有关这一问题的材料。读了耶格尔的《当代社会主义》[1]一书,使我想起要告诉您关于这个问题的历史资料。本来这也符合您的愿望。但现在不能把这个争论材料寄给您。我首先要从杂志上把有关文章剪下来。我觉得您并不知道车尔尼雪夫斯基写的题为《契切林是一个政论家》的那篇文章〔1〕。这是一篇出色的批判作品,作者用讽刺幽默的笔法,驳斥了契切林的主要思想。我把它同有关土地所有制的一些基本著作一并寄上。从历史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还比较少。可惜,别利亚耶夫的那本书(《罗斯的农民》),我到处都找不到,而在这本书中却列举了大量有趣的事实。您可以在阿·斯拉瓦申斯基的作品《俄国的贵族》中找到某些东西。您如果能弄到1870—1872年基辅出版的《大学通报》[2],就可以在报上找到有关鲍利斯·戈东诺夫统治前俄国农民的文章。涅沃林的《俄罗斯民法史》和波别多诺斯采夫的《俄国民法》(如果英国博物馆没有这些书,我可以给您寄去)可以向您提供一些材料。日内,您将拿到有关这一问题的全部图书目录以及我弄到的一些小册子和书籍。不过除了问题的历史一面外,现在来彻底研究公社(农村公社)瓦解的原因,以表明农民的解放对此没有任何直接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与此相反,阿·瓦格纳却在自己的小册子《废除》〔2〕第47页中断言,农奴制和农村公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奴制的废除引起了公社的瓦解)。在前几封信中,我已指出过引起这种现象的一些条件。
致深切的敬意。
尼·丹·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年[3]生于萨拉托夫,是一个神父的儿子。曾在萨拉托夫宗教学校学习。他的父亲精通多种语言,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儿子。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满足于在宗教学校学到的知识,16岁那年,他就离开该校,进入彼得堡大学。在彼得堡,他结识了狄更斯著作的译者维登斯基。维登斯基向他介绍了外国文学,对他的发展起了一些影响。小说《在国外的多德一家》〔3〕 是他当时翻译的。他进了语文系,继续学语言学课程。1847年是他的精神生活发生危机的一年:由于在语文系感到不满足,他就着手研究西欧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他对大学课程不象以前那样努力了。1848年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当时,他有上咖啡馆阅读外国政治报纸的习惯。1850年,他大学毕业。他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1855年[4]圣彼得堡版。论文的理论基础成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这两位评论家进行活动的出发点)没有被大学通过。大学毕业后,他逐渐停止研究语文学,以便着手研究德国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他发表的首批作品的内容还是语文学,即:《论斯拉夫语和梵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希法亭的语文学活动的探讨(1853年《祖国纪事》)。1850年他在中等武备学校担任俄语教师职务。在学校里,他对其他教师的影响很大。别人对他的影响就根本谈不上。凡是了解他的人都肯定地说,他是同他在一起的那些人中最棒的一个。大家对他的学问都感到惊讶。1852年,由于家庭状况,他不得不回到萨拉托夫,当一名中学教师。1853年,他回到彼得堡,积极参加《祖国纪事》和《同时代人》的工作。1855年起,《同时代人》根据他的纲领,由他编辑出版。1858年,他与杜勃罗留波夫联合起来〔4〕。1862年6月,他因有人写匿名信控告他犯叛国罪而被逮捕〔5〕。1864年3月,他被判处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七年。
您可以看出,这些材料是很不够的。需要补充以下一些资料:(1)有关他的精神生活,(2)有关他的文学活动,(3)有关他的案件。至于第一点,有人答应我弄到他的来往信件。至于文学活动,有一个非常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答应向我讲述一些有关的事实。
赫尔岑编的《钟声》(1864年)登载过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传记〔6〕,内容完全可靠。这里不可能弄到这一期。
尼·丹·
[1]黑尔德《当代德国工人报刊等等》。耶格尔由于自己的幼稚而对社会主义所下的定义是非常滑稽可笑的121。(作者注)
[2]它在这里是被禁止出版的。(作者注)
[3]原稿误为1830年。——编者注
[4]原稿误为1856年。——编者注
〔1〕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章《政论家契切林》,最初发表在1859年5月《同时代人》杂志上。——第193页。
〔2〕阿·瓦格纳《土地私有制的废除》1870年莱比锡版(A·Wagner.《Die Abschaffung des privaten Grundeigentums》.Leipzig,1870)。——第194页。
〔3〕指查理·利弗尔的小说。这篇由车尔尼雪夫斯基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小说刊登在1854—1855年《祖国纪事》杂志上。——第194页。
〔4〕杜勃罗留波夫从1857年底起成为《同时代人》固定的撰稿人(图书评价栏的领导人),从1858年起成了《同时代人》的一名编辑。——第195页。
〔5〕显然,丹尼尔逊指的是赫尔岑致谢尔诺-索洛维也维奇的信。赫尔岑在信中建议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伦敦或日内瓦共同出版《同时代人》。该信被沙皇警察在逮捕Π·维托什尼科夫时查获,成了1862年7月7日逮捕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个借口。——第195页。
〔6〕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传发表在1864年《钟声》第189号和190号上,没有署名。——第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