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一:课堂导入

环节一:课堂导入

联系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相关内容,回顾西周的礼仪与秩序(礼乐制)。PPT中对春秋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的九鼎进行展示,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明晰春秋战国时期的独特时代背景。

教师讲授:联系上节课的最后一个子目——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引导学生回顾西周的礼仪与秩序(礼乐制)。

提问学生:周礼规定诸侯需要对天子承担哪些义务?(定期朝贡、缴纳赋税、征调军队等等)。

教师讲授:除此之外,周礼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比如说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让学生观看PPT所展示的春秋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以及这一发现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展示图片:东周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九鼎)。

教师讲授:引导学生思考,此时处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代,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呈现这样一个时代特点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照片并思考:为什么东周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有九鼎?之后回答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揭示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和图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入到新课讲授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