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提升目标
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使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
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3.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堂好的历史课程,不仅是知识点的学习和剖析,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带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家国情怀的熏陶。只有加深对历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关注人类命运,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才能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学习经典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学术界历史新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点评意见:
以“天下一统”为本课中心词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观点合理。
基于对课标、教材与学情的把握,选用云梦睡虎地秦简穿插本课,并按“秦的建制守业”“秦的暴政隐忧”和“秦的速亡衰败”三个板块整合教材,有新意,教学重、难点的定位亦较为恰当,语言表述准确科学。
材料注意细节挖掘,针对性较强,运用灵活恰当。
重构后的教学逻辑结构清晰,脉络贯通,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课堂小结是这一逻辑的外显,与本课板书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教学目标显然过多,从教学评一体化角度看,这是给自己安排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点评人:正高职特级教师 戴嘉平
点评意见: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基本依循教材结构,增加一些相应史料,以体现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要求;图文并茂,讲述与文字、图片、图示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显得较为活泼;原始材料与学者论述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如何整理史料和解释史料的能力等。
较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文稿之中,几乎每个小部分都明确规定了学生活动或学习任务;能够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之中学习等。
最大的缺憾:一是重点放在了秦朝的制度建设和专制特点,其篇幅较其前其后两个部分之和还多,与本案规定的教学重点不符;本课所述历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没有准确定位,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意义没有充分地彰显出来等。另外,导入所用睡虎地秦简,未能直接与“主体讲授之第一部分……”的内容挂钩,容易中断学生因此被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点评人:正高职特级教师 李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