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1:导入
2025年11月20日
环节1:导入
时间:2分钟
(制造冲突,导入新课)以众所周知的隋炀帝杨广作导入,帮助学生理解谥号“炀”的意思,与《隋书》中对杨广是“明皇帝”的记载进行对比,提问:为何对于杨广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对杨广下定义的二者不同的政治立场,理解不同的政治立场带来不同的评价角度。最后问学生:你们觉得杨广是炀帝还是明帝?
同学们,你们应该都知道隋炀帝杨广吧?你们有没有想过杨广为什么被叫作隋炀帝呀?这个炀是什么意思呀?(不好的意思),(出示材料)可见“炀”这个谥号是在贬斥杨广。然而,《隋书》对杨广却有不一样的记载。它说杨广是世祖明皇帝,他效法天地,统一中华与四夷,万物都受到他的恩赐,可见这是在夸赞杨广是明帝。那为何对杨广的评价会出现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呢?其实隋炀帝这个谥号是唐高祖李渊为其加上的。李渊是谁?李渊是推翻隋政权的唐朝开国皇帝,而《隋书》中对杨广是明帝的说法则出自隋恭帝杨侑之口。杨广是他爷爷,他们都是杨家人。为什么他们俩对隋炀帝评价如此不同?因为唐高祖李渊和隋恭帝杨侑站位不同,也就是他们政治立场不同。所以不同的政治立场也就带来不同的评价。那么,在你们看来,杨广是炀帝还是明帝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的兴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