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本课的题目是“三国至魏晋的文化”,题目的落脚点是文化,所以教师本课首要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引领入中国古代文化的殿堂,树立“以文化人”的目标,用文化去感化学生,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文化引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史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讲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使学生理解隋唐社会经济发展对当时社会文化空前繁荣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梳理汉到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变化,认识文化发展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依托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儒学对于生死和鬼神的观点,探究孙思邈创作《千金方》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认识魏晋到隋唐时期华夏文化发展的原因,运用《中华文明史》的相关内容,解释东亚文化圈形成的原因和背景,培养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认识东汉到隋唐时期的思想、科技、文化不断发展,进而认识隋唐时期的文化繁盛给华夏民族带来的空前的文化自信,认识隋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繁荣给后世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有意地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史料的识读理解能力,也要通过对历史教材的分析和解读,有意地向学生渗透阅读和使用教材的方法和对历史学习的方法指导。这些经验性的指导对于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用新思维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