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下面小篆书写的两个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文明。

教师追问:对,文明,你们应该都不会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吧?那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文明呢?文明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学生回答:文字、阶级产生、公共广场的出现……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在考古学语义中,“文明”即国家,文明的诞生就是国家的诞生。

——贺云翱《考古学中发现的有趣的东西方不同文明模式》

教师讲述:恩格斯就说过“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也就是说,国家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标志。

教师过渡:同学们,国家和文明的产生紧密相关,中华大地孕育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中国为什么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又如何发展的,与国家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走进今天这节课,共同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师由此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的问题设置使教学快速切入“文明”“国家”及两者的关系这一重点,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