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五

环节五

设计意图:关于唐王朝的衰落,以唐玄宗的懒政怠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几个方面对应教学立意中的“弊”。教师通过多则史料分析环节,引导同学们思考唐王朝没落的原因,即唐王朝留给后代需要改变的“弊”究竟是什么。

教师引导:王朝盛衰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经历了鼎盛局面的唐王朝在治国理政的后期为什么也没有逃脱国家灭亡的命运呢?请跟随老师进行接下来的探索。

史料分析环节(3分钟阅读时间):

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

——陈鸿《长恨歌传》

教师分析:我们来画出关键词,可以看出,唐玄宗时期一片盛世局面,于是他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以声色自娱。唐玄宗他懒政怠政,沉迷酒色,忽视黎民百姓,倦于国家治理,那么我们看唐后期的国家命运走向了何处呢?

史料分析环节(3分钟阅读时间):

当时谣谚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为人心羡慕如此。

——陈鸿《长恨歌传》

教师分析: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唐玄宗沉迷女色,甚至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家争相想要生女孩,社会思想畸形发展。

史料分析环节(3分钟阅读时间):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

——陈鸿《长恨歌传》

史实陈述: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安史之乱,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故也称天宝之乱。

史料分析环节(3分钟阅读时间):

藩镇割据:

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欧阳修《新唐书·兵志》

宦官专权:

(代宗)李辅国:“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代宗)鱼朝恩:“天下事有不由我者乎!”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朋党之争:

唐之朋党……皆自小以至大,因私以害公。士之附会者不入于牛则入于李,不忧国家之不治,而唯恐其党之不进也……唐之党趋势利,势穷利尽而止。

——范祖禹《唐鉴》卷十

史实陈述:唐末爆发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

史料分析环节(3分钟阅读时间):

以五代十国形势图(图略)跟同学们梳理唐末的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