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材分析

3.教材分析

(1)本课在该专题中的地位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专题的最后一课,一方面为第二专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对本专题之前几节课的高度概括与深化。在经历了夏商周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春秋时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大变动时期后,秦汉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汉承秦制奠定了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且汉在秦的基础之上独具新意,发展出了新的历史内涵。汉朝的许多措施对后世都有着深远影响:如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通了700多年等,为后世统治者确立了一种治世的典范。最后,汉朝的统治政策又与秦朝的暴政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在横向对比中形成对历史最基本的判断力,为以后对各个朝代的学习奠定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因此学习该课程,掌握基本史实,为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学习与家国情怀的培养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本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共有四个子目,讲述的是西汉到东汉大一统国家继续巩固的一段历史。第一目“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主要讲述汉初统治者在吸取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基础上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到景帝时,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第二目“汉武帝时代西汉的强盛”意在说明汉武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推动了西汉走向强盛。第三目“东汉的兴衰”表述了外戚王莽篡权致使西汉灭,东汉刘秀缔造“光武中兴”的历史进程,而东汉中后期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引发了黄巾起义,东汉灭亡。最后一目“两汉的文化”讲述两汉医学、文学、史学的主要成就,繁荣的文化是对前三目两汉政治与经济的主要反映。通过对汉朝基本史实的归纳讲述,明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与此同时,对于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的分析,总结了两汉王朝由兴而衰的历史教训,为中国古代2000多年封建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