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与选拔
在传统上,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是根据不同的州或地区的中学证书考试(或类似的考试)的学业成绩进行的。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其他入学方法,例如,超龄申请人作为特殊的一类来对待,一些机构则依据学校的评估而不是中学证书考试成绩来选择中学毕业生。同时,对那些希望从技术与继续教育转向高等教育的申请人也比较重视。
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中学保留了12年级,从中学直接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应地增加,从而实质上改变了入高等教育的学生的特征。在80年代初,保留12年级的约35%;到1991年,这一数字全国平均超过了70%,在一些州甚至更高。从1979年至1989年,超龄的新本科生数量增加了24%,从1979年的52,000增加到1989年的64,600。但是攻读学位的超龄学生比例却下降了,这是因为许多直接从中学进入高等教育的本科生在攻读学位。
入学选拔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尽管各州有统一的机制以控制选拔过程,但个别的机构——学院和系科——确定了它们自己的选拔标准。这类机构,如新南威尔士大学招生中心,本身就是大学的“创造物”而不是政府机构。所有机构都收到政府规定的一笔按学生名额的拨款,由于申请人远远超过了名额,许多具有最低限度入学资格的学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据估计,在1992年初,约50,000名有资格的申请人不能跨入高等院校之门。有最低限度入学资格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希望学习的院校和系科,但他们是否能实现第一或别的志愿则无保证。在统一的申请表上,学生一般列出一系列的专业和院校志愿;他们是否能实现第一或别的志愿要看竞争结果。各院校根据学习领域,将按申请人的中学证书考试成绩排列名次,然后择优录取,直至名额招满为止。因此,竞争相当激烈,尤其是那些名额少又热门的学科,如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