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系统:历史与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系统:历史与理论基础

为了理解法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了解该系统历史的一些基本特点是必要的。

第一个重要特点是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两种基本类型:大学和大学校(GE)。大学校创建于18世纪,目的是为行政机构训练和教育高水平的官员和工程师。19世纪,大学校的数量增加了,而且扩散到工业领域,后来又进入了商业领域。与其说大学校是独立于大学之外的高等教育机构从而成为法国独特的高教机构,不如说其原因在于它们的历史和重要性(在质量意义上而不是数量意义上)。

第二个特点是大学的历史相对较短。旧时代的大学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废除了,拿破仑没有恢复这些大学,而是在大学的名义下创建了一个培养中等学校和第三级学校教师的教育系统。19世纪末,发生了一场创建真正的大学的运动。但是,依据1896年的法律建立起来的新型大学仍不是真正的大学。这些新大学是五个学部的集合体(所有的大学都一样),每所大学设有一个没有实权的大学委员会,校长由中央政府任命。从1896年到1968年,学部而不是大学构成了实际上的法国高等教育。1968年的法律赋予大学自治权。

法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个特点是短期技术和职业课程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这类课程出现在大学之外(高级技术员班STS),到了60年代,大学内部(短期技术大学IUT)也开设了这类课程。

以上述的历史特点为基础,并受法国高教政策对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的方式的影响,法国高等教育系统发展成一个相当复杂的结构。整个系统可分为两部分:大学部分和非大学部分。非大学部分又由两种主要类型的机构或课程构成,它们的入学都是选择性的,但目标不同。

第一种类型的机构是“高等教育的学校”或大学校。这类学校通过激烈的竞争来挑选学生。参加这种竞争需要在特殊的预备班级(CPGE)学习两年。这些竞争激烈的学校的课程主要有两类:文科和理科。传统上,大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性的:为公共部门或私立机构培养官员。为了使它们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能保持较好的就业前景,这类学校限制学生人数。但是,有意限制毕业生人数与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产生冲突,大学校正在使毕业生人数扩大一倍以求解决矛盾。传统上,大学校不进行任何重要研究,但是,随着它们对市场的反应越来越积极,研究活动正开始发展。

第二类非大学的教育机构是高级技术员班(STS)。这类两年制课程在高中(Lycées)开设,具有高度的职业性,通向高级技术员文凭(BTS)。他们的毕业生,即中级技术人才将进入劳动力市场。

非大学的教育机构除了这两类主要的类型外,还有许多为某些特殊的职业(比如,社会工作者、卫生部门的职业等)培养人才的学校。

大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短期技术大学(IUT)。短期技术大学多少是大学的独立组成部分,它们开设两年制的职业性质课程,具有选择性。短期技术大学本来是想吸引中学毕业会考中水平中等的学生,却吸引了高水平的学生,这被认为是一个问题。人们期望这类大学毕业生(中级技术人才和公务员)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是大部分毕业生获得大学技术文凭(DUT)后继续在大学里学习。

第二部分是大学,也是法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组成部分。大学的特点是开放,即入学时不对学生进行选择。但是,这样说大学的特点过于简单化。大学的医科在第一年结束时要进行一次选择。在理论上,其他的大学课程在前两年不对学生进行选择,但实际上,大学可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限制新生人数,尤其是巴黎的大学不得不限制它们的招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