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1479年创办的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惟一的一所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大学。皇家文学院和皇家兽医与农业大学均创建于18世纪,技术大学诞生于19世纪初期。随后,相继出现了其他一些属于大学类型的院校。然而,作为第二所大学的奥胡斯大学(Arhus)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问世。

1976年之前,持有中学毕业证书(studentereksamen)的任何人都有资格入读那两所大学中的某一所,而其他高等院校的招生则由于招生总数不足受到了限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接受大学教育的要求,丹麦创办了三所新大学(在欧登塞、罗斯基勒、奥尔堡三地)(O-dense,Roskilde,Aalborg)。接受中长期高等教育的人数在适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960年的14.1%提高到了1975年的26.7%。在大学注册的学生数从1960年的9100人增加到了1975年的54500人。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数也一直在增长,增长速度却慢得多。

1976年,丹麦议会决定在大学实施配额制。另外,议会同意对大学和学院两部门中高等院校的招生数实行全面控制。结果,学生在各门课上的分布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因此得到改善。然而,未被录取的大批申请者带来的问题愈来愈严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部门之外的高等教育扩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中央政府政策,虽然如此,大学部门在80年代接收的受高等教育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尽管职业性院校提供的短期课程预计在90年代会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但通常规模较小、专门化程度很高的学院一直都不是大学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