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动力
院校及其市场
三种市场以不同方式对高等院校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教育市场、劳动力市场、研究市场。
教育市场在这一市场,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供应商,对来自(潜在的)学生的需求作出反应。然而,市场力量对高等教育的供求仅仅产生有限影响,因为教育部控制了院校的招生总数和学习计划。另外,高等教育完全由丹麦政府资助,学生不必缴纳费用。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市场上的高等教育顾客不是高等教育的购买者。
某些院校完全不受市场的影响,因为它们是提供非常吸引学生的某个领域的学习计划的垄断者。并且,那些入学属于高度选拔的许多其他学部和学习计划(例如,医学、法学和牙医学)较少受到市场的影响。然而,在其他情况下,院校不得不为争取最优秀的学生而竞争;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学习计划当属这方面的典型,院校在为吸引更多学生而开展的教育革新中发挥了创造性。
1989年实行的面向部分时间制教育的“开放教育”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建立在市场调控的基础上,因为院校可以自由开设所有适宜市场的部分时间制学程。
劳动力市场 高等院校是劳动力市场所需毕业生的供应商。由于未受雇毕业生几乎一毕业就有权获得失业费,毕业生失业的情景特别引人注目。
教育部一般不允许那些毕业生失业率高的学习计划增加招生数,而且经常削减那些就业前景不看好的学习计划的招生数。虽然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它对于那些失业成为一大难题的学科来说非常重要。例如,人文学科、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这种影响的结果是,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多,院校出现了就业指导服务,而且出现了更多面向职业的学习计划。
研究市场 研究资助方面的竞争在20世纪80年代已变得日益激烈。国家研究资金的新增数额几乎全都通过研究委员会或具体研究计划进行分配,而大学的核心研究资助一直没有什么增长。这意味着大学必须越来越多地从那些委员会和计划中争取资金。另外,与企业的研究合同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因此,大学受到一个日益扩大的“研究市场”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核心资助仍是大学研究预算中最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