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

【护理】

1.治疗护理

1.1用药护理

患者使用抗病毒、营养心肌、升压等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血管活性药物应单独静脉通路微量泵控制使用量,注意血压、心率的变化,随时检查静脉置管处有无异常,防止药液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使用利尿剂应注意尿量及电解质的变化;此类患者易引起洋地黄中毒,所以使用洋地黄制剂注意使用剂量,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心率、心律的变化,静脉推注速度宜慢,防止中毒;激素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水电解质潴留、低血钾、高血糖等;长期应用抗生素应现配现用,注意保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

1.2胸痛护理

1.2.1评估疼痛情况: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注意血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

1.2.2发作时护理: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断药或钙通道阻滞药,注意有无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不宜用硝酸酯类药物。

1.2.3避免诱因:嘱患者避免激烈运动、突然屏气或站立、持重、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防止诱发心绞痛。

2.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神志和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心衰症状或体征,根据中心静脉压及尿量调整输入的液体量,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力衰竭,立即配合急救处理。

3.生活护理

3.1饮食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尤其是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心肌代谢与修复。避免刺激性食物。心肌疾病患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应注意低盐饮食。

3.2休息与活动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限制体力活动直至完全恢复。向患者解释急性期适当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病情加重或转为慢性病程。患者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协助患者满足生活需要。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活动直至完全恢复,一般为起病后至少6个月;无并发症者可考虑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工作;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活动中做好监测,病情稳定后,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订并实施每天活动计划,严密监测活动时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若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4.心理护理

患者为青少年,刚刚考上大学,患病影响日常生活、学习,使患者易产生焦急、烦躁等情绪。应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说明本病的演变过程及预后,使患者安心休养,摆正学习和治疗的关系,还可联系同学来医院适当探视,以调整患者的心态,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

5.健康教育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呼吸道、肠道病毒性感染,注意家庭居室的清洁卫生,应避免接触感染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发病能力加,处理好学校与运动的关系。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发现异常或胸闷心悸等不适情况时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