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护理措施

五、护理措施

(一)躯体移动障碍

1.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足够的热量且易消化的饮食,多吃瘦肉、豆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补充充足的水分,使长久卧床的患者能够保持大便通畅。

2.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取舒适的床上卧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协助被动运动和按摩,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协助皮肤护理、保持好个人卫生,每天定时温水擦拭、翻身、拍背;对于大便失禁或尿失禁者,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肛周、会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肛周皮肤感染,可涂用抗生素软膏;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3.安全护理和康复护理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程度,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二)感知觉紊乱

1.日常护理

由于患者感觉减退或消失,对各种刺激感知能力较差,应保持床单、被褥柔软、平整,穿着宽松衣服,必要时用气垫垫起易受压皮肤部位,防止压力性损伤;床上不可有锐起,避免刺伤皮肤;注意保暖,防止冻伤,慎用热水袋(水温不宜过50℃,每30 min查看并更换部位),避免烫伤。

2.知觉功能训练

可进行肢体的拍打、按摩、理疗、针灸、被动运动和各种冷、热、电的刺激。每日通过各种刺激训练,训练患者的浅感觉和深感觉。

3.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的神经状况、合作程度,以判断感知改变及其程度的真实性。观察记录感觉障碍的分布范围,观察患者躯体活动能力及皮肤受压情况,预防压力性损伤等。

(三)尿潴留和(或)尿失禁

1.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排尿的方式、次数、频率、时间、尿量与颜色;了解排尿是否困难,有无尿路刺激征,有感染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检查膀胱是否膨胀,区分尿潴留还是充盈性尿失禁。

2.对症护理

对于有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患者可进行膀胱区按摩、热敷或针灸、穴位封闭等治疗,以促进膀胱肌收缩、排尿;尿失禁患者应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勤换,勤洗,保护外阴部和臀部皮肤免受尿液刺激,必要时行体外接尿或留置导尿管。

3.留置尿管的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管和无菌接尿袋,每天进行尿道口的清洗、消毒。

(2)观察尿的颜色、性质与量。

(3)每隔4 h放开尿管1次,以训练膀胱充盈与收缩功能。

(4)鼓励患者多喝水,2500 ~3000 mL/d,以稀释尿液,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

(四)焦虑

对于患者面对疾病而出现的角色转换困难和焦急、悲观的心理状态,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尽早进行各项功能锻炼,逐渐建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