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为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应在术前3 d常规口服抗生素,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用呋麻液滴鼻,每日4次,每次双侧鼻腔各2 ~3滴,滴药时采用平卧仰头位,使药液充分进入鼻腔。

2.皮肤准备

经蝶窦手术患者需剪鼻毛,应动作轻稳,防止损伤鼻黏膜致鼻腔感染。近来多采用电动鼻毛修剪器,嘱患者自行予以清理,再由护士检查有无残留鼻毛,此法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更易于接受,亦便于护士操作。观察有无口鼻疾患,如牙龈炎、鼻腔疖肿等。如有感染存在,则改期手术。

3.物品准备

备好奶瓶(有刻度标记,并预先在奶嘴上剪好“十”字开口,以准确记录入量,便于患者吸吮)、咸菜、纯橙汁、香蕉、猕猴桃等含钾、钠高的食物。

4.术前宣教

向患者讲解有关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取得配合。

(二)术后护理

1.分类护理

卧位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无脑脊液鼻漏应抬高床头15°~30°。有脑脊液鼻渗/漏者,一般去枕平卧3 ~7 d,具体时间由手术医师决定,床头悬挂“平卧”提示牌。

2.呼吸道通畅

患者术后返回病室时,需经口吸氧。先将氧流量调至2 ~3 L/min,再将吸氧管轻轻放入患者口腔中并用胶布将管路固定于面部,防止不慎脱落。及时吸除口腔及气管插管的内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3.生命体征的监测

麻醉清醒前后应定时测量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瞳孔的对光反射是否恢复。

4.拔除气管插管指征及方法

(1)双侧瞳孔等大(或与术前大小相同)。

(2)瞳孔对光反射敏感。

(3)呼之能应、可遵医嘱做简单动作。

(4)将口腔内分泌物吸除干净。

(5)术中无特殊情况。

(6)拔除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抽出气囊中的空气,嘱患者做吐物动作,顺势将插管迅速拔出(目前此项操作多在手术室恢复室完成)。

5.伤口护理

如无脑脊液鼻漏者,术后3 d左右拔除鼻腔引流条,用呋麻液滴鼻,每日4次,每次2 ~3滴,防止感染。如有鼻漏,术后5 ~7 d拔除鼻腔引流条。拔除鼻腔引流条后勿用棉球或纱布堵塞鼻腔。

6.口腔护理

如经口鼻蝶窦入路手术,口腔内有伤口,应每日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的清洁。由于术后用纱条填塞鼻腔止血,患者只能张口呼吸,易造成口腔干燥、咽部疼痛不适,此时,应用湿纱布盖于口唇外,保持口腔湿润,减轻不适,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或用金喉健喷咽部。

7.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脑出血:常在术后24 ~48小时内发生,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睡或烦躁)、瞳孔不等大或外形不规则、视物不清、视野缺损、血压进行性升高等症状时,提示有颅内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做急诊CT或行急诊手术。如未及时发现或采取有效措施,将出现颅内血肿、脑疝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尿崩症和(或)水电解质紊乱:由于手术神经垂体及垂体柄有影响,术后一过性尿崩发生率较高,表现为大量排尿,每小时尿量200 mL以上,连续2小时以上,此即为尿崩症。需监测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合理经口、经静脉补液,必要时口服抗利尿剂如醋酸去氨加压素,或静脉泵入神经垂体后叶素控制尿量,保持出入量平衡。水电解质紊乱则可由手术损伤下丘脑或尿崩症致大量排尿引起,易造成低血钾等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上每日晨监测血电解质情况,及时给予补充。

(3)脑脊液鼻漏:由于术中损伤鞍膈所致,常发生于术后3 ~7 d,尤其是拔除鼻腔填塞纱条后,观察患者鼻腔中有无清亮液体流出。因脑脊液含有葡萄糖,可用尿糖试纸粉色指示端检测,阳性则提示有脑脊液鼻漏(如混有血液时,也可呈现假阳性,需注意区分)。此时,患者应绝对卧床,去枕平卧2 ~3周。禁止用棉球、纱条、卫生纸填塞鼻腔,以防逆行感染。

(4)垂体功能低下:由机体不适应激素的变化引起,常发生于术后3 ~5 d。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此时,应先查血钾浓度,与低血钾相鉴别。一般用生理盐水100 mL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 mg静脉滴注后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