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接】
2025年08月10日
【知识链接】
隐球菌性脑膜炎(神经内科)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多从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源,经血流播散于全身各器官,30% ~50%的该病患者有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治疗较为困难,死亡率较高(20% ~30%),治疗成功与否与①是否早期治疗;②药物对隐球菌的敏感性;③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有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传染源可能是鸽新型隐球菌多由呼吸道吸入;另有约1/3患者经皮肤黏膜、消化道传染。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药、抗癌药物、接受器官移植术及白血病、AIDS、淋巴肉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糖尿病等患者成为该病主要易感人群。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隐球菌在脑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抵抗宿主防御反应健的毒性因子,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各种年龄均可发病,20 ~40岁青壮年最常见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少数急性起病。
(庞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