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护理措施
(一)隔离与消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属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应按严密隔离要求进行,做好消毒。
1.关闭病室门,保持正压通气
病区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缓冲区,人员及物品进出应严格遵守不同区域的要求。
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严禁探视
对密切接触患者的工作人员,住宿应集中管理,并常规进行流行病学观测。
3.对病室进行定期空气消毒
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和污染物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死亡后,病房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二)一般护理
1.休息
卧床休息,减少机体耗氧量,以防肺部症状加重。高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经常变换体位,使患者舒适,护士应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2.饮食护理
让患者了解充足的营养支持对机体恢复的重要作用,对能进食者鼓励其尽可能地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进食植物性食物增强抵抗力,如大蒜、洋葱、绿茶、黑木耳等。同时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奶、瘦肉、鱼虾及豆制品。要保证每日饮水量,一般情况下,包括食物中的水分,每日饮水应达2000 mL。不能进食者或高热者可行静脉输液。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
(三)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被严密隔离而感孤独无助,以及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恐惧,可出现抑郁、焦虑、烦躁和恐惧的心理而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医护人员应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关心、安慰患者,了解及分析其真实思想,解除患者的孤独、恐惧感,不应表现出害怕被传染的恐惧心理及歧视态度。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四)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每1 ~2 h一次,必要时随时监测。
2.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绀、胸痛、咳嗽,严密观察肺部体征,每1 ~2 d做一次X线检查。
3.液体出入量
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
4.实验室检查
及时进行血常规、血清学等实验室检查并快速得出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五)症状护理
1.发热超过38℃、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高热者给予冰敷、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对持续高热、物理降温不明显者,予以药物降温,高热惊厥者可遵医嘱采用冬眠疗法。降温时应注意。
(1)避免长时间持续冰敷同一部位,以防局部冻伤。
(2)观察周围循环情况,若患者出现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不可应用冷敷和乙醇擦浴。
(3)应用药物降温时,注意不可将体温降得过快,以免患者大汗虚脱。
为防止发热患者出现口腔感染,应进行口腔护理。高热患者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进行温水擦浴,更换湿的床单、衣裤,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出现皮肤继发感染。
2.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进行对症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有呼吸道阻塞症状时,应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痰液黏稠者给予祛痰剂,并鼓励患者咳出痰液,必要时可行雾化吸入。
(2)呼吸困难者应根据病情及患者的耐受情况,选择正确的吸氧方式,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或切开。但在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护理过程中,极易引起医护人员的感染,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帽子、口罩、眼防护罩及手套、鞋套等,穿好隔离衣。
(3)药物治疗的护理:由于治疗时应用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因此需注意不良反应,如低钾血症、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血糖升高以及继发真菌感染等。
3.器官功能损坏
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做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