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疾病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已公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与糖尿病等。本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及受累血管的支数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
1.心绞痛
胸闷、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上、向左放射至左肩、左臂、左肘,甚至小指和环指。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时心绞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可伴恶心、呕吐、大汗、发热、发绀、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竭,甚至猝死。
手术方法是取一段自体静脉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的远端,恢复病变处远端的血流。
3.适应证
(1)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心绞痛,至少有1条冠状动脉狭窄70%。
(2)急性心肌梗死者可在梗死后6 h内急诊手术。
(3)心肌梗死后并发症者,若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主干或主要分支明显狭窄者,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同时行手术。
(4)隐性冠心病者,发现主干或主要分支明显狭窄者,应尽快手术。
(5)冠状动脉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阻塞或未行手术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出现新的狭窄,应再次手术。
(二)常规护理
1.术前常规护理
(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失眠者适当给予镇静药;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清淡食物。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胸痛情况,判断疼痛的性质,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观察心电图变化。
(3)用药护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术前药物控制病情;服用洋地黄及钙通道阻滞药者,应在术前36 h停药;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术前1 d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减轻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强信心。
(5)术前指导:术前戒烟2周以上,冬季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活动,说明术后翻身的重要性。
2.术后常规护理
(1)活动与锻炼:术后2 h手术肢体可以进行下肢、足掌和趾的被动功能锻炼;坐位时,注意抬高患肢,避免下垂;术后24 h根据患者病情鼓励其下床活动,勿站立过久;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进行训练。
(2)病情观察与护理。
病情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观察心率(律)和心电图变化,警惕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观察体温变化,术后早期积极复温,注意保暖,促进末梢循环尽快恢复;观察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频率、幅度和双侧呼吸音;观察取静脉的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足趾温度、肤色、水肿情况。
维持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平衡:术后维持血红蛋白在10g/L左右,血红蛋白过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循环阻力,密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3)用药护理:术后次日开始口服阿司匹林,每日3次,每次10 ~20 mg,以避免吻合口血栓形成。术后应用肝素等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旁路移植的血管发生栓塞。
3.心理护理
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多沟通,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特点,稳定患者的心态,并做好安抚工作,以熟练的护理技术、富有爱心的态度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让患者感到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