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闭合术

四、动脉导管闭合术

(一)疾病概念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升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的正常结构,约85%婴儿在生后2个月内动脉导管闭合,成为动脉韧带;逾期不闭合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导管细、分流量小者,常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导管粗、分流量大者,由于肺部充血,易患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患者发育不良,甚至可出现左侧心力衰竭。手术方法包括动脉导管结扎术、切断缝合术,或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阻断心脏血循环,经肺动脉切口缝闭动脉导管内口。

1.适应证

(1)1岁以内的婴儿:出现心力衰竭,用药物不能控制者,应及时手术。

(2)小儿患者:即使未出现症状,若并发心力衰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都需手术治疗。

(3)成年患者:只要肺血管继发性病理改变尚处于可逆阶段,血流动力学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4)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需待感染控制2 ~3个月,再手术。少数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感染,特别是出现假性动脉瘤或细菌赘生物脱落反复动脉栓塞者应及时手术。

(5)先天性心脏病:在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动脉导管未闭是患者赖以生存的代偿通道,如主动脉弓离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等,此情况下,不可单独结扎动脉导管,需同期进行心脏畸形矫治。

2.禁忌证

艾森门格综合征是手术禁忌。

(二)术前常规护理

1.注意休息

尽量减少活动量,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2.饮食护理

提供合理的膳食结构。

3.避免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三)术后常规护理

1.预防感染

(1)保暖防寒,避免感冒。

(2)保持手术切口干燥,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温,定期检查血常规了解白细胞计数。

2.加强呼吸道管理

(1)术后辅助通气时间为1 ~2 h,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2)病情稳定并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面罩雾化吸氧,同时结合有效的肺部物理治疗,鼓励患者深呼吸、咳痰,预防肺不张。

(3)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双肺呼吸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

间断挤压引流管,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引流量持续2 h超过4 mL/(kg·h),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做好再次开胸止血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