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护理措施
(一)消毒隔离
1.呼吸道隔离
隔离至出疹后5 d,合并肺炎延长至出疹后10 d。
2.消毒
患者分泌物及污染物品随时消毒。
3.通风
病室每日通风换气2次,每日至少空气消毒机消毒1次。
4.探视
限制探视。
5.防护
医务人员加强个人防护。
(二)高热的护理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至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
2.通风
通风时避免空气对流,室内温度维持在20 ~22℃、湿度50%~60%最宜。
3.严密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不超过39℃,可不予处理,以免体温过低或骤降影响出疹;可使用头部降温贴或温水擦浴,禁用乙醇擦浴和冷敷。
4.退热药
物理降温无效时使用小剂量退热药,使体温微降为宜。
5.癫痫病史
对于有癫痫病史、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升高酌情使用退热药。
6.清洁干燥
患者衣被宽松合适,切忌捂汗,保持清洁干燥。
(三)皮肤黏膜的护理
1.皮肤护理
每日温水清洁皮肤,忌用洗涤化妆品;使用棉制内衣,衣着宽松、柔软;剪断指甲,婴幼儿包裹双手;瘙痒不能耐受者局部涂炉甘石洗剂。
2.眼部护理
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分泌物多时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清洁双眼,必要时使用抗生素眼膏。
3.口鼻护理
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用生理盐水含漱或擦洗,保持口腔清洁。
(四)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皮疹进展情况。
2.并发症
如并发肺炎常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加重,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急促、发绀等。
3.心力衰竭
如并发心肌炎常表现为气促、面色苍白、烦躁、心率快等心力衰竭表现。
4.喉炎
如并发喉炎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
5.脑炎
如脑炎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
6.电解质紊乱
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五)保证营养摄入
1.发热期
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
2.饮水量
增加饮水量。
3.恢复期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4.病情重、摄入过少的患者
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
(六)健康教育
1.宣讲疾病相关知识
向患者或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2.物理降温
讲解指导患者和家属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意义。
3.皮肤清洁
讲解指导患者和家属皮肤清洁的方法及意义。
4.惊厥
教会家属观察患儿惊厥发作的常见表现。
(张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