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

【护理】

1.治疗护理

1.1用药护理

对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PCI术后,患者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贸然中断抗血小板药物是危险的。而PPI是一种前体药,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经非酶性转化为活性衍生物,抑制H+-K+-ATP酶而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提高胃内pH酸碱度,使胃蛋白酶活性大为降低或失活,从而防止胃、十二指肠黏膜出血灶所形成的血凝块被消化,达到促进溃疡部位的肉芽组织生成的目的。所以从目前证据来说,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且须同时抑酸干预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联合除泮托拉唑以外的PPI,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2发热护理

降低体温,采用的有物理降温,如毛巾湿敷额头,保持床单位及衣物干燥整洁,舒普深静滴等处理。

1.3体位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头应偏向一侧,避免误吸窒息。给予2 ~4 L/min的氧气吸入。必要时予以负压吸引,吸出患者口鼻腔内的积血。

1.4输血护理

对于PCI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在纠正贫血和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可能需要输血,但红细胞变性、血红蛋白释放氧减少以及炎性介质的增加都可能影响输血的安全性。因此,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应避免输血,如果血细胞比容≤24%、血红蛋白≤8 g/L,则应给予输血。因此在ACS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当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权衡利弊,谨慎决定是否予以输血治疗。

2.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神志和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是否呕血,便血。

3.生活护理

3.1饮食护理

应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活动性出血期间应禁食,且出血停止24 h之后应少食流质。然后,逐渐地过渡到低盐和低脂的食物,避免冷热和坚硬的食物。对出血量少、没有呕吐,考虑无明显活动出血患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开始少食多餐,逐渐改为普食。

3.2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及衣物床单位清洁干燥,污染潮湿时需及时更,换定期床上擦浴,保证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压疮,患者因长期卧床,需定时翻身,并观察受压皮肤有无受损,必要时给予减压用具如软枕,减压护理贴等,至少每两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的发生。

4.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会表现出便血或呕血等症状,多数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产生后能够增强其交感神经兴奋性,反射性导致血管扩张,使病情加重。因此,在护理患者时,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以使不良心理给患者造成的影响得到缓解。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黑便和血迹,允许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将恐惧心理消除。

5.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调节饮食: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戒烟、禁酒。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刺激、情绪激动等。遵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服药,抑酸药应饭前或空腹服用。应用拜阿司匹林、波立维、低分子量肝素等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黏膜淤血、血尿、血便等症状,嘱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大小便,有异常及时前往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