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2025年08月10日
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紧密相贴,血管间没有或极少有脑实质组织。它们并非真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
(一)临床表现
1.无症状
占总数的11%~44%。轻微头痛可能是唯一主诉,常因此或体检做影像学检查而发现本病。
2.癫痫
占40%~100%。见于大多数幕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癫痫。其中约40%为难治性癫痫。
3.出血
一般发生在病灶周围脑组织内,较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女性患者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出血率较高。反复出血可引起病灶增大并加重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4.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占15.4%~46.6%。急性及进行性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常继发于病灶出血。症状取决于病灶部位与体积。可表现为静止性、进行性或混合性。
(二)辅助检查
1.CT扫描
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为70%~100%,但特异性小于50%。
2.MRI扫描
MRI扫描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最敏感的方法。其与病理符合率达80%~100%。
3.其他检查
颅骨X线平片、正电子发射层析术(PET)。
(三)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对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痛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
2.手术治疗
有明显症状如神经功能缺失、显性出血(即使仅有1次)、难治性癫痫、病灶增大或有高颅压者均应手术治疗。
3.放射治疗。
(四)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与头痛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癫痫发作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脑积水、颅压增高、脑疝、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