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热

产褥热

药物法

可应用清热解毒,凉血化淤的中药,如连翘、金银花、赤芍、丹皮、红藤、蒲公英。如果是感染发热的类型,可以选用葛根、紫花地丁、赤芍、桃仁、生地、丹皮;血淤发热型选用当归、川芎、生蒲黄、益母草;外感发热型选用荆芥、防风、苏叶、桂枝、竹叶、芦根。中成药方面,可以选用保和丸、益母草冲剂、感冒退热冲剂、柴胡注射液,枳实导滞丸。具有清热解毒、化瘀作用的单味中药有紫草、野荞麦、紫花地丁、败酱草(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外治法

乳房结块疼痛,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不要使乳汁郁结,再用文胸或宽布托起乳房。乳房结块疼痛,初期新妈妈可以外敷金黄膏或玉器膏,也可以用新鲜的蒲公英60克,或芙蓉花叶60克,或忍冬藤60克,任取其中的一种捣汁调敷患处。每天1次,乳络通畅后则身热可退(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食疗法

绿豆芽400克(去根、洗净),入沸水烫熟捞出,用凉开水冲淋,沥干装盘;加酒5克,香油10克,以及盐、白糖、味精,调匀浇在绿豆芽上,可经常食用。用于产后高热寒战、胃纳不佳和低热自汗、口渴心烦者。

粳米50克煮粥至半熟,加入新鲜莲藕50克,糖少许,作早餐服食。可以用于产后发热不退、口干心烦、恶露不尽者。

粳米50克煮粥至半熟,加桃仁30克(压碎),煮熟。每天早晚服食。用于产后发热,淤血内阻,有乳痈或便秘者。

山楂30克(炒熟),萝卜籽15克,橘皮1个,麦芽30克(炒熟),共煮汁饮服,饭后服1小碗,每天3次。用于产后发热、饮食不节、腹胀者。

粳米50克,煮粥至半熟,加西瓜翠衣(西瓜皮削尽瓜瓤及表皮)30克,煮熟服食。每天服用l~2次。用于新妈妈产后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者。

按摩法

在新妈妈的乳房上,涂少许的用于润滑皮肤的油剂,用拇指或示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地向乳头方向按摩,每次进行60~80遍,不可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值得注意的是,要沿着乳络方向施以正压,在按摩的同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提起乳头数次,以达到扩张乳头乳络的效果,这样能够把淤滞在新妈妈乳房中的乳汁逐步排出。如果能够在按摩之前,先对患处进行热敷,效果更好。

梳背按摩

首先在患侧乳房涂少量的润滑油,然后再用烤热的木梳背轻轻地按摩新妈妈的患处,继而再向乳头方向做单方向的推行,用力均匀地压于肿块部位,使乳络的痹阻疏通,这样淤积于新妈妈乳房中的乳汁便能够得以排出,进而使新妈妈身热的症状逐步消退。以上方法适用于蒸乳发热型。

针灸法

取合谷、大椎、曲池、风池,用泻法,有退热、祛风作用。

取中脘、足三里、内关、曲池,用泻法。有消导积滞,退热的作用。

大椎拔火罐,有退热作用。产后发热大多见于产褥期,此时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断及治疗,否则可会发生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以至于危及生命。

当夏天准妈妈产后汗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并且居室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顺畅,此时切记不可包头裹足。若新妈妈出现高热、神志不清的情况,家人应该及时将新妈妈送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