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间精神发生异常见的一种病症。

女性怀孕后,无形中心理就受到一层压力(尤其对那些无心理准备而受孕的女性更甚);当准妈妈将孕育于子宫中40周的胎儿娩出以后,其在家庭社会身份地位上由人妻变成人母,其所受的压力(包括生理上、精神、社会等)更为加重;于此段期间,周围的人(准爸爸、父母或亲戚)如果疏忽,而不给予精神的支持,很容易使原本心理不平衡的状态更加严重,进而产生种种精神异常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产后抑郁症。

一般而言,平均每1000个新妈妈中,约有1~2位会发生此病。尤其于初产妇、高龄产妇或先前有产后精神疾病者。

主要症状

有头痛、失眠、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无精打采、面无表情、易躁动、情绪不稳、易哭、无助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事情不能集中精神;甚至有迫害妄想(如:觉得有人想杀死她的宝宝),亦有自杀的倾向。另外一种症状就是会产生一种矛盾的念头,即又爱又恨自己的宝宝,有些人甚至会拒绝喂养宝宝或对宝宝显得不关心,少数人甚至会伤害宝宝。

发生的原因

究其原因,可分为生理与精神社会方面的因素。生理因素,或因体内激素在产下胎儿前后发生重大改变,或睡眠期于分娩前后受到干扰,或水、电解质代谢不平衡引起;精神社会方面的原因为一位女性由人妻的身份转变成人母的身份,不仅付出对准爸爸的爱,而且同时对宝宝须给予更多的母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另外尤其是职业女性,对于她正付出无数代价,而拥有社会地位及成就,于此时考虑是否放弃,而产生心理的冲突。其次有些人对自己体态的改变,怕不再回复原来苗条身材而烦恼等,这种忧虑与压力凑在一起,而导致心理不平衡的恶果。

发生的时间

一般最常发生的时间有二,一是当患者由医院回到家里时,开始要完全担负起妈妈的角色。其情感与心理上突然加上压力而发病;其次是当患者的妈妈、婆婆、亲戚或朋友,于患者产后2~3周,不再给予患者精神、工作的支持与帮助而各自回到他们工作的单位时,就会感到孤单、无助而发病。另外此病需与产后的忧郁区分,产后忧郁一般发生于产后两周,其原因可能与体内激素浓度,于此段时间发生重大改变有关。其症状,最常见的为情绪不稳。无缘无故哭泣、过度敏感(尤其当准爸爸迟于预定时间来探望与关心她或者照顾她时),这些忧郁,如给予她适当精神支持,能于2~3天自己痊愈。反之一直持续而变得严重,需考虑可能已成为产后抑郁症,此时需立即就医。

对于此精神疾病,重在预防,从怀孕的第一天开始,就须给予精神安慰与支持,尤其是准爸爸或其家庭的每一成员,一直到她分娩以后,能适应且能独当一面时才终止。对于发病的新妈妈,除了精神治疗外,也可给予一些抗抑郁的药及镇静安眠剂;至于严重的患者,需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