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觉不要捂

新生儿睡觉不要捂

宝宝出生之前,生活在恒温的羊水中,而出生后对外界气候变化和环境条件一时难以适应,因此更应注意保暖。然而,不少父母爱子心切,对宝宝的保暖措施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其实,这样做利少弊多,有时甚至会危及宝宝的生命。这并非危言耸听。

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排汗和散热功能弱,而且反应能力较差。当他被包裹过暖时,不能挣扎和自我摆脱焐热的不利环境。所以,当被内温度超过34℃时,宝宝就会发生高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脑缺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医学上将之称为婴儿闷热综合征。此病多发于冬春季,有厚衣和被褥闷热史,发病开始即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1℃~42℃,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则体温不升、哭声低弱、反应差,有不同程度缺氧、面色苍白和口唇发紫,心跳和呼吸加快,并出现嗜睡、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据有关资料统计,婴儿闷热综合征的死亡率为17%~30%,约有12%的患儿以后会发生脑性瘫痪、智力减退和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由此可见,过度保暖、捂闷的危害不浅,年轻的父母在寒冷季节要注意给宝宝增减衣被。原则上以宝宝的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出汗为宜。如宝宝行为异常,脸上有汗,体温在37.5℃以上,就表明保暖过度,应减点衣被。如宝宝手脚发冷,体温不足36℃,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被和提高室温。这样,才能使宝宝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