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白马篇①
[原文]
骏马生代北②,少年出幽并③。结束各光采,指顾风云生。朝游属玉观④,夕宿卫承明⑤。身逐孤儿队,名隶羽林兵⑥。行行南山猎,意气何纵横。苍隼决云来⑦,飞矢逆风鸣。大泽鸘鹄遒,深雪狐兔惊。回瞻鹳雀门⑧,突兀与云平。鞍马倏来归,势若浮烟轻。昨夜羽书至⑨,贰师出边庭⑩。上马别妻子,鸣镝追前旌⑪。旧随冠军伍⑫,复此河源行⑬。大漠少行人⑭,深谷多鼯鼪。朝饮沙上泉⑮,夕戍云间城⑯。左顾疏勒服⑰,右盻伊吾清⑱。无令都护将⑲,关外独声名。
[注释]
①〔惠注〕徐夔曰:《乐府古题要解·白马篇》云:“右曹植‘白马饰金羁’、鲍照‘白马驿角弓’、沈约‘白马紫金鞍’,皆言边塞征战之状。”郭茂倩《乐府诗集》:“白马者,见乘白马而成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为国,不可念私也。” ②〔惠注〕吴均《西京杂记》:“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韩诗外传》:“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金注〕《吕氏春秋》:“代,故马郡。” ③〔惠注〕曹植诗:“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鲍照诗:“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④〔惠注〕《汉书·宣帝纪》:“甘露二年,行幸萯阳宫属玉观。”服虔曰:“在扶风。”晋灼曰:“属玉,水鸟,似鵁䴖,以名观也。”师古曰:“属,音之欲反。” ⑤〔惠注〕陆机《洛阳记》:“承明门,后宫出入之门。吾常怪‘谒帝承明庐’,问张公,云:魏明帝作建始殿,朝会皆由承明门。”张晏《汉书》注:“承明庐,在石渠阁外。” ⑥〔惠注〕《汉书·百官公卿表》:“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⑦〔惠注〕许立贤曰:“《六帖》:申王有高丽赤鹰置驾前,目为决云儿。” ⑧〔惠注〕《三辅黄图》:“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又曰高门。《汉宫殿疏》曰:‘高门,长安北门也,又名鹳雀门,外有汉武承露盘,在台上。’” ⑨〔金注〕《魏武奏事》:“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羽檄,即羽书也。” ⑩〔惠注〕《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张晏曰:“贰师,大宛城名。”〔金注〕《汉书·李广利传》:“拜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及郡县恶少年数万人以伐宛。” ⑪〔惠注〕《汉书·匈奴传》:“单于太子冒顿乃作鸣镝。”应劭曰:“髐箭也。镝音嫡。”〔金注〕魏文帝《名都篇》:“揽弓捷鸣镝。”陆机《从军行》:“鸣镝自相和。” ⑫〔惠注〕《史记·项羽本纪》:“宋义为卿子冠军。”文颖曰:“上将,故言冠军。”张晏曰:“若霍去病功冠三军,因封为冠军侯,至今为县名。”《黥布列传》:“布常冠军。”颜师古《汉书》注:“言其骁勇,为众军之最。”〔金注〕《汉书·霍去病传》:“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⑬〔惠注〕《水经注》:“《凉州异物志》曰:葱岭三水分流东西,西入大海,东为河源。”江文通《杂体诗》:“建功在河源。”注:“河源,匈奴之境。”〔金注〕《汉书·西域传》:“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 ⑭〔惠注〕程大昌《北边备对》:“汉赵信既降匈奴,与之画谋,令远度幕北,以要疲汉,故武帝必欲越漠征之,而大漠之名始通中国也。幕者,漠也,言沙碛广莫,望之漠漠然也。”《汉书·五行志》:“绝大幕。”师古曰:“幕,沙碛也,幕与漠古字通。” ⑮〔惠注〕《元和郡县图志》:“敦煌县鸣沙山,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 ⑯〔惠注〕少陵《和严武军城早秋》诗:“已收的博云间戍。”王伯厚《困学纪闻》:“的博岭,在维州,见《韦皋传》。”〔金注〕《杜诗千家注》:“的博,西山城名,云间,以言其高也。” ⑰〔惠注〕《汉书·西域传》:“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后汉书·西域传》:“顺帝永建二年,疏勒国王臣磐遣使奉献。” ⑱〔惠注〕《后汉书·孝明帝纪》:“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破呼衍王于天山,留屯伊吾卢城。”李贤曰:“本匈奴中地名,既破呼衍,即其地置宜禾都尉,以为屯田,今伊州纳职县伊吾故城是也。”按,左史《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句法本此。〔金注〕《汉书·地理志》:“伊吾本匈奴地,在敦煌大碛外,南至玉关八百里,东至阳关二千七百里。” ⑲〔惠注〕《汉书·郑吉传》:“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师古曰:“并护南北二道,故谓之都。都,犹大也,总也。”〔金注〕杜佑《通典》:“汉置西域都护,唐永徽中始于边,方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