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阁①韦南康凿阁,毁于袁韬,惟佛像存
2025年08月10日
大佛阁
①韦南康凿阁,毁于袁韬,惟佛像存
[原文]
三十六庄严②,不生亦不灭。③朝夕三江潮,如闻广长舌④。
[注释]
①〔惠注〕《方舆胜览》:“凌云寺在嘉定府之南山。唐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江、沫水、濛水三江之合,悍流怒浪之滨,凿山为弥勒大像,高逾三百六十尺,建七层阁以覆之。至韦皋时,积十九年而工始备。皋有《大象记》。”《凌云九峰记》:“寺创自开元,巨丽为西南第一。明末袁韬、武大定作乱,寺为灰烬。江岸大像旧有佛阁,亦毁于兵。”袁韬,陕西沔县人。先是姚天动、黄龙聚党劫掠,名曰姚黄。崇祯庚辰年,韬因鸟兽行事发,逃投贼马潮、呼九思等,聚众数千,继踵姚黄,日事劫掠。韬初无大志,及献贼大乱,遂乘隙掠川之东北。所至焚毁,尽杀老幼,掠精壮,发掘冢墓,生死无得免者。蟠据蓬州、仪陇南部各处。顺治二年,巡抚李国英大败袁、马诸贼于遂宁之旷卢坝。贼众四溃,韬以残贼数十奔川南,归杨展。展遇之颇厚,韬寻杀展,据其地,复投献贼馀党于黔。 ②〔惠注〕《法苑珠林》:“三十六相,微妙庄严。” ③〔金注〕《楞严经偈》:“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缘离,是则常真宾。” ④〔惠注〕徐夔曰:《弥陀经》:“出广长舌,通覆三千大千世界。”按:东坡游庐山至东林,作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金注〕释道原《传灯录·袁州南源道明禅师》:“有一僧问:‘一言作么生?’师乃吐舌云:‘待我有广长舌,即向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