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旧赠刘公㦷吏部

述旧赠刘公㦷吏部

[原文]

昔在顺治中,天府罗文昌。至尊右儒术,海宇盛词章。夫子起汝南,高步翰墨场。仆从稷下来,意气犹蹶张。云龙欻然合,相逐共翱翔。论文无嗫嚅,结交多老苍。四海得汪苕文程周量,骧首同周行。一台称二妙,籍籍董玉虬与梁曰缉。璋射必有邸,玉卮岂无当。穷秋八九月,草木萎以黄。凭吊望诸君,驱金马台旁。风云惨营平,边朔多严霜。和歌猛虎行,天地为低昂。时序一以变,良会谁能常。君思颍西湖,归寻两欧阳。诸子亦星散,各各之四方。仆观广陵涛,时上平山堂。侧闻清颍水,嫩绿如瓜瓤。小艇拟艖䒀,往往破湖光。别业寄苏门,水竹纷陂塘。百里见黄华,神工肆皴img。飞瀑下千寻,洒落层冰凉。熊岳所居处,瑰异不可详。破衲山水纹,萧然居士装。真江五马渡,暮雪天沧浪。是时一握手,泥饮倾千觞。岂知十载别,会合仍帝乡。群公更翕集,列宿森光芒。翰林蒋虎臣与李湘北,詄荡排天阊。亦有陈子端与吴玉随,凤凰鸣锵锵。《渔洋集》又云:“程子垂天云,耻作枋榆枪。”注:“翼苍”。雅歌出金石,高论穷羲皇。夫子正始音,卓为群伦倡。仆忝庞公交,时登元龙床。小春风气佳,晚菊有馀芳。宾从会西园,弦管罗东厢。援毫申此词,勖哉毋相忘

[注释]

①〔惠注〕司马贞《史记索隐》:“《文耀钩》曰:文昌宫为天府。《援神契》曰: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辅拂并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朱楷曰:《通典》:“尚书省,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金注〕石申《星经》:“文昌七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天府主营计天下事,其六星各有名,文昌与三公、摄提、轩辕共为一体。”  ②〔惠注〕谢宣远《张子房》诗:“粲粲翰墨场。”李善曰:“《归田赋》曰:挥翰墨以奋藻。《宾戏》曰:婆娑乎术艺之场。项岱曰:场圃,讲经艺之所。”  ③〔惠注〕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索隐曰:“《齐地记》曰:齐城西门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往往存焉。稷,又作棘。”《郑志》:“张逸问曰:我先师棘下生,何人也?答曰:齐田氏时学者所会处,齐人号之棘下生,无常人也。”〔金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七十六人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④〔惠注〕《汉书·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如淳曰:“材官之多力,能脚踏强弩张之,故曰蹶张。律有蹶张士。”师古曰:“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蹋者曰蹶张。蹶,音厥。”  ⑤〔惠注〕昌黎《醉留东野》诗:“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⑥〔惠注〕《广韵》:“嗫嚅,多言。”  ⑦〔惠注〕《分甘馀话》:“昔在郎署时,与刘公㦷、汪苕文、董玉虬、梁曰缉、程周量辈,无旬日不过从唱和。”《渔洋诗话》:“初,汪钝翁在京师,求友于余。余为言刘公㦷、梁曰缉、程周量,钝翁遂皆与定交云。”少陵《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⑧〔惠注〕颜延之《赭白马赋》:“眷西极而骧首。”注:“邹阳上书曰:交龙骧首。”按:《汉书》作襄首。师古曰:襄,举也。〔金注〕郦道元《水经注》:“汉武赋天马之歌曰:天马来兮历无草,径千里兮巡东道。胡马感北风之思,遂顿覊绝绊,骧首而驰。”《诗·小雅》:“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⑨〔惠注〕董玉虬,名文骥,武进人。梁曰缉,名熙,鄢陵人。同时为御史,故云。〔金注〕《晋书·卫瓘传》:“瓘与尚书郎索靖俱善草书,号为一台二妙。”韦应物诗:“一台称二妙。”  ⑩〔惠注〕《周礼·玉人职》:“璋七寸,射四寸。”又云:“两圭五寸,有邸,以祀地。”又云:“璋邸射素功,以祀山川”。郑氏曰:“射,剡出者也。邸,谓之柢。有邸,僢共本也。”又《典瑞》注:“《尔雅》曰:邸,本也。”贾氏曰:“僢,谓两足相向。”〔金注〕《周礼·典瑞》:“璋邸射。”注:“璋有邸而射,取杀于四望。”郑司农云:“射,剡也。”王氏疏曰:“半圭曰璋,矢头锐穿物曰射。璋首微锐,贯于玉瓒,所谓璋瓒也。”  ⑪〔惠注〕程大昌《演繁露》:“韩子曰:堂谿空见昭侯曰:‘今有玉卮无当,瓦器有当。君渴将何以?’曰:‘以瓦器。’空曰:‘为人主漏泄群臣之语,犹玉卮无当也’。”按:当者,底也。以玉为卮,信美矣,而其下无底,则水浆迸散,不若瓦器有当乃为适于用也。《广韵》:“当,底也,丁浪切,亦音蟷。”按:古当位、当罪字,后人音丁浪切者,古人皆读从平声。详《九经会最》。〔金注〕左思《三都赋序》:“玉卮无当,虽宝非用。”按:《玉篇》:“都浪切。玉当也,底也.”此从平声,未详。  ⑫〔惠注〕昌黎《送董邵南序》:“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屠狗者乎?”〔金注〕郦道元《水经注》:“乐毅自燕降赵,封之于此邑,号望诸君。”按:观津县故城北也。胡祭酒俨集:“望诸君墓,在良乡县治南三里。”  ⑬〔惠注〕王氏《道山清话》:“秦少游一日写李太白古风于所居壁间,予问:‘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史但言筑宫而师事,不闻黄金之名,太白不知何据?’少游曰:‘《上谷图经》言,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其上。因以为名。’阅之,信然。”李善《文选》注:“王隐《晋书》曰:段匹磾讨石勒,进屯故安县故燕太子丹金台。”《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戴洵《北京八景图诗序》:“金台有三,在大兴县东南曰西金台。”〔金注〕乐史《寰宇记》:“金台在易州易县东南三十里。燕昭王所造,置千金于上,以招贤士。又有西金台,俗呼此为东金台。又有小金台,在县东北十五里,即郭隗台也。”  ⑭〔惠注〕顾炎武《肇域志》:“营州,《魏书》:治和龙城。平州,《魏书》:晋置,治肥如城。《肃宗纪》:熙平二年九月,城营州,所治和龙城。平州所治肥如。”〔金注〕按:营平属北直永平府。营为昌黎县,平为卢龙县。  ⑮〔惠注〕郭茂倩《乐府·猛虎行》:“王僧虔《技录》曰:荀录所载明帝《双桐》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晋陆机云:渴不饮盗泉水,言从远役犹耿介,不以艰险改节也。”  ⑯〔惠注〕少陵《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天地为之久低昂。”  ⑰〔惠注〕李濂《河南通志》:“西湖有二,一在鄢陵县城西南二里,一在许州城西南九里。”王直方《诗话》:“杭有西湖,而颍亦有西湖,皆为游赏之胜。”  ⑱〔惠注〕欧阳叔弼名棐,季默名辨,皆文忠子。东坡《西湖戏作》云:“一士千金未易偿,我从陈赵两欧阳。”又《简欧阳兄弟》诗云:“共寻两欧阳,伐薪照黄昏。”〔金注〕苏轼诗:“风流犹有二欧存。”自注:“谓叔弼、季默也。”又诗:“坐念两欧阳。”  ⑲〔金注〕李白诗:“星离雨散不终朝。”  ⑳〔惠注〕枚乘《七发》:“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南齐书·州郡志》:“海陵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南兖州刺史,每以秋月出海陵观涛。”按:公㦷于顺治庚子归颍上,先生亦于是年司理扬州。  ㉑〔惠注〕侧闻二字,出《列子·天瑞篇》。  ㉒〔惠注〕陈后山《和魏衍三日》诗:“林花女颊红,春水瓜头绿。”《分甘馀话》:“《画墁录》:‘襄邑义塘瓜,剖之色如黛,而味甘如蜜。’余昔寄刘考功句云:‘侧闻西湖水,嫩绿如瓜瓤。’用此。世必疑瓜瓤无黛色者矣。”  ㉓〔惠注〕《方言》:“小舸谓之艖,矩而深者谓之䒀。”郭璞曰:“今江东呼艖,小底也,音义。江东呼䒀者,音步。”《梁书·羊侃传》:“侃初赴衡州,于两艖䒀起三间通梁水斋,饰以珠玉。”〔金注〕方以智《通雅》:“艑艖,浅舟也。”孔鲋《小尔雅》:“艇之小者曰腑。”孙吾与《韵会》:“䑧作䒀,一说同泭。编木筏渡水,以代舟。”  ㉔〔金注〕注见卷二《苏门行》。  ㉕〔惠注〕《水经注》:“隆虑县有黄水,出于神囷之山黄华谷北崖,山高十七里,水出木门带,带即山之第三级也。去地七里,县水东南注壑,直泻岩下,状若鸡翘,故谓之鸡翘洪。盖亦天台赤城流也。”李濂《河南通志》:“黄华山,在归德府林县隆虑山内,下有黄华谷,北岩出瀑布。”元遗山诗:“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㉖〔惠注〕《古今韵会》:“img,剥裂也。唐《则天赞》:皴img神器。”按:《水经注》“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即皴img也。〔金注〕《管子》:“吏imgimg以买誉。”《唐史·武后赞》“imgimg神器。”旧注引作“皴img”。  ㉗〔金注〕楚辞宋玉《招魂》:“层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㉘〔惠注〕《御览》:《茅山记》曰:“茅山洞府岩壁,山川,星辰、日月,灵异难详。”  ㉙〔惠注〕后山《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诗:“清言冰玉质,坏衲山水纹。”按:江淹有《山水衲袍赋》。  ㉚〔惠注〕《南史·虞寄传》:“寄为居士服,常居东山寺。”  ㉛〔惠注〕《古乐府》:“上有沧浪天。”  ㉜〔惠注〕康熙壬寅,先生与公㦷相遇于京口之黄鹤山,有诗云:“涛头如山五马渡,酒酣夜别黄公垆。黄鹤山头一握手,戴公往迹今有无?”  ㉝〔金注〕杜甫有《遭田父泥饮》诗。  ㉞〔金注〕谢瞻诗:“翻飞指帝乡。”  ㉟〔惠注〕先生《野香亭集序》:“康熙丙午丁未间,予在京师,与容斋、说岩、公㦷、苕文、曰缉诸君子为文酒之会。公馀闲暇,辄相与过从,谈笑上下,其论议诗篇,酬唱无虚日。”  ㊱〔惠注〕时先生与汪、刘诸公皆在郎署,故用郎官上应列宿事。〔金注〕《天文志》:“郎位十五星,在帝座东北,依乌郎府是也,非二十八宿。”  ㊲〔惠注〕《汉书·礼乐志》:“天门开,詄荡荡。”如淳曰:“詄,读如迭。”  ㊳〔惠注〕吴国对,字玉随,江南全椒人。  ㊴〔金注〕《左传·庄二十二年》:“凤凰于飞,其鸣锵锵。”  ㊵〔金注〕《晋书·孙绰传》:“绰作《天台山赋》,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㊶〔惠注〕《晋书·卫玠传》:“大将军王敦、长史谢鲲先雅重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敦谓鲲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㊷〔惠注〕司马德操少庞德公十岁,常呼庞公。先生有《登高戏答公㦷》诗云:“十年长事少袁丝。”  ㊸〔惠注〕《魏书·吕布传》:“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表大笑。”  ㊹〔金注〕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注:“西园在河南陈州,张咏守郡时建。”  ㊺〔惠注〕太白《留别从兄弟》诗:“援毫投此辞。”  ㊻〔金注〕《书·牧誓》:“夫子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