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顾符稹画栈道图歌①

昭阳顾符稹画栈道图歌

[原文]

颐生画学李思训,尤工栈道兼骡纲。丹青金碧妙铢黍,近形远势穷毫芒。褒斜山色一千里,子规啼处烟苍苍。女郎祠边人迹绝,但见哀猿连臂叫啸青崖旁。江水如油下南郑,阁道似发通陈仓。红毡裹背笠覆首,人物结束疑唐装。车马班班入云际,如蚁缘垤相扶将。秦川渭水望不到,蚕丛直上天茫茫。仰家扇子冰雪色,一茎斑竹磨潇湘。如何方寸怀袖里,宛然置我蜀道青天长。扬一益二古天险,谯周鬻国谋非臧。阿瞒四纪作天子,青骡西幸何仓皇。三十年来蜀道塞,况从古史论兴亡。因君妙迹发遥慨,如听铃声替戾冈

[注释]

①〔惠注〕《续图绘宝鉴》:“顾符稹,字瑟如,号小痴,江南兴化人。究心画法,工细无敌,得顾虎头、小李将军遗意。”《池北偶谈》:“往予在淮南,好观《栈道图》。有兴化顾生符稹工此技,妙入毫发。予令画绢素屏扇凡十数,自为长歌题之。”  ②〔惠注〕《唐朝名画录》:“李思训山水绝妙,鸟兽草木皆穷其态,国朝山水第一。”《唐书·宗室世系表》:“思训字建孝,斌子。”〔金注〕夏文彦《图绘宝鉴》:“李思训,唐宗室也,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书画皆超绝。”  ③〔惠注〕汤垕《画鉴》:“王右丞平生喜作雪景、剑阁、栈道、骡纲、晓行、捕鱼、雪渡、村墟等图。”  ④〔惠注〕金赉《画史会要》:“思训用金碧辉映为一家法,后人所画著色山,往往宗之。”〔金注〕《汉书·律历志》:“权轻重不失黍絫。”应劭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⑤〔惠注〕储光羲《游茅山》诗:“远势一峰出,近形千嶂分。”〔金注〕《南史·齐武帝诸子传》:“竟陵王子良孙贲,字文奂,善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觉万里为遥。”杜甫诗:“尤工远势古莫比。”  ⑥〔金注〕刘澄之《梁州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褎,北口曰斜。”  ⑦〔金注〕见卷二《巴船出峡图》诗。  ⑧〔金注〕见卷五《女郎庙》诗。  ⑨〔惠注〕东坡《五百言》诗:“一水澹如油。”放翁《瞿唐行》:“陆子岁暮来夔州,瞿唐峡水平如油。”《水经》:“汉水东过南郑县。”注云:“县故褒之附庸也。《耆旧传》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为称,即汉中郡治也。”  ⑩〔惠注〕《魏书·邓艾传》:“甘露四年,诏诸军征蜀。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⑪〔惠注〕陆游《笔记》:“翟耆年字伯寿,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  ⑫〔惠注〕《后汉书·五行志》:“童谣曰:车班班,入河间。”  ⑬〔金注〕宋敏求《长安志》:“《三秦记》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一名樊川。”“渭水”注见卷五《望华山》诗。  ⑭〔金注〕见卷五《五丁峡》诗。  ⑮〔惠注〕《池北偶谈》:“近日一技之长,如江宁扇则伊莘野、仰侍川,皆知名海内。”〔金注〕见卷九《徐健庵送金陵伊氏扇》诗。  ⑯〔惠注〕周弘正《斑竹团扇》诗:“齐纨将楚竹,从来本相远。将申湘女悲,宜并班姬怨。”  ⑰〔惠注〕湘东王《续画品》:“萧育常画扇上为山,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  ⑱〔惠注〕《方舆胜览》:“《通鉴》:唐昭宗曰:扬州富庶甲天下。故称扬一益二。”〔金注〕洪迈跋于邺《扬州梦记》:“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第一,而蜀次之也。”按此言富盛耳,非言其险也。  ⑲〔惠注〕《蜀书·后主传》:“景耀六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魏。”〔金注〕《蜀书·谯周传》:“邓艾入阴平。或以为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曰:‘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缚衔璧而归武王,岂所乐哉?不得已也。’于是遂从周策。”  ⑳〔惠注〕温庭筠《乾馔子》:“明皇自称阿瞒,呼人为查岐。”乐史《太真外传》:“上在宫中,多自称阿瞒。”义山《马嵬》诗:“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金注〕段成式《酉阳杂俎》:“玄宗禁中尝自称阿瞒。”亦见《羯鼓录》。《唐玄宗纪》:“聿来四纪,人亦小康。”  ㉑〔惠注〕东坡《申王画马图》诗:“青骡蜀栈西趋急,高准浓娥散荆棘。”自注:“明皇乘青骡入蜀。”  ㉒〔惠注〕《晋书·佛图澄传》:“刘曜攻洛阳,石勒将救之。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此羯语。秀支,军也。替戾冈,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劬秃当,捉也。此言军出捉得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