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燕子矶①

夜登燕子矶

[原文]

渡江访名山,层巅到曛黑。大江森欲动,浩浩千里色。把炬石燕飞,燃犀潜蛟匿。北望灵岩塔,知是专诸邑。悲慨下沾襟,此意谁当识。

[注释]

①〔惠注〕戴洵《南京十四景图诗序》:“北出外郭观音门,临江有小石山突入江中,曰燕子矶,矶旁有弘济寺。”钱希言《西浮籍》:“燕子矶北俯大江,与弘济相望。矶之得名,以形如燕子耳。”吕柟《游燕子矶记》:“矶皆巉石垒起,水围三面,其石罅犹见江转矶底,可以高览八极也。”  ②〔惠注〕借用石燕山事。〔金注〕郦道元《水经注》:“石燕山,其石或大或小,及其雷风,则石燕群飞。”  ③〔金注〕见卷十一《然犀亭》诗。  ④〔惠注〕韩骐曰:《明一统志》:“灵岩山在应天府六合县东一十五里。”塔未详。〔金注〕《吴县志》:“灵岩寺久废于火,仅存一塔。”  ⑤〔惠注〕灵岩塔、专诸巷,皆在吴中。韩骐曰:《史记·刺客列传》:“专诸,吴堂邑人也。”注云:“在临淮。”《明一统志》:“六合县本楚之棠邑,汉属临淮郡。”〔金注〕陆广微《吴地志》:“阖闾城内,有专诸巷。”

惠按:王晫《今世说·豪爽篇》:“王阮亭为同考至白门,夜鼓舵行大江中,漏下将尽,始抵燕子矶,兴发欲登。会天雨新霁,林木萧飒,江涛喷涌,与山谷相应答。从者顾视色动,王径呼束炬以往,题数诗于石壁,从容徒步而还。翼日,诗传白下,和者凡数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