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乐县驿壁寄宋荔裳①
[原文]
当年雾夕咏芙蕖②,促席传觞乐未疏③。名忝应刘七才子④,座倾沈范两尚书⑤。龚芝麓、梁苍岩二宗伯。飞星过汉无留影⑥,萍叶随潮少定居⑦。犹有前期不相负⑧,秋来同钓锦江鱼⑨。
[注释]
①〔惠注〕《元和郡县图志》:“新乐县,春秋鲜虞国,汉为新市县之地。新乐者,汉成帝时中山孝王母冯昭仪随王就国,王为建宫于乐里,在西乡,呼为西乐城。时人语讹呼为新,故为新乐。”〔金注〕先生《蜀道驿程记》:“康熙十一年六月,士禛奉命偕工部郑次公日奎(江西贵溪人,顺治己亥进士)典蜀试。七月初六日,次新乐县,古鲜虞侯国,《春秋》‘晋荀吴伐鲜虞’即此,抵伏城驿。时为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徐釚《本事诗小序》:“宋琬玉叔,号荔裳,莱阳人。负海内文章重名,遭逢坎填,情词哀艳。顺治丁亥进士,时补蜀臬,前五日行。” ②〔惠注〕徐夔曰:何逊《看伏郎新婚》诗:“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李义山诗:“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金注〕见卷八《田纶霞郎中移居》诗。 ③〔惠注〕应瑒《公宴》诗:“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④〔惠注〕徐夔曰:《魏书·王粲传》:“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章。粲与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瑒、东平刘桢并见友善。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不在七人之列。”按:顾有孝《西樵诗话》:“西樵昆季同荔裳、周量诸公后先倡和,不减嘉靖七子、瑯琊二王,西樵固不愧元美,而阮亭视敬美则超乘而上之。呜呼,盛哉!”〔金注〕见卷三《论诗绝句》。 ⑤〔惠注〕徐夔曰:《梁书·何逊传》:“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沈约尝谓逊曰:吾每见君诗,一日之后犹不能已。”按:王晫《今世说·赏誉篇》:“宋荔裳标格意气,风流文采,并足推倒一世,尤悔庵目为东海伟人。”〔金注〕按:沈约领中书令,迁尚书令。范云领太子中庶子,迁尚书右仆射。详见卷八《田纶霞移居》诗注。 ⑥〔金注〕《汉书·天文志》张晏注:“飞流,飞星流星也。”又孟康注:“飞,绝迹而去也。” ⑦〔惠注〕李善《文选》注:“《楚词》曰:‘窃哀兮浮萍,汎滥兮无根。’王逸曰:‘自比蘋随水浮汎,乍东乍西。’”郑康成《戒子益恩书》:“黄巾为害,萍浮南北。”《蜀道驿程记》:“去岁荔裳及曹顾庵、施愚山、沈绎堂、程湟溱、李容斋、陈说岩与予兄弟,在都下为文字之饮,酬倡最多。既而愚山游嵩少,顾庵归禾中,湟溱使并州,绎堂再被召入翰林,荔裳与予又将先后入蜀,存殁聚散之间,不胜感慨。” ⑧〔惠注〕时荔裳新补蜀臬,前五日行。谢朓《别范安成》诗:“分手易前期。” ⑨〔惠注〕少陵《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云:“幽栖真钓锦江鱼。”
惠注引《秦蜀驿程后记》:“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次新乐县。予壬子岁过此,题诗驿壁,寄宋荔裳蜀臬云云。时荔裳与予先后入蜀。其明年,荔裳入觐,卒京师。龚公即以是岁下世。戊辰梁公以司马入相,辛未卒于位。今复过此,旧馆已颓,前题不复可见。俯仰二十五年间,遂如隔世,益知维摩谈空理不可易也。”